宁波江北这个村子有了新动作 北郊画卷又添一新景

夏日的宁波市江北区甬江街道北郊片区,一幅生机勃勃的乡村振兴画卷在眼前徐徐展开。120多亩夏季水稻已冒出新苗,绿油油的一片,长势喜人;与之隔着一条梅竹路的徐江岸新屋自然村,建设工作正如火如荼地进行。
“等到年底,我们全新的自然村就将建设完成,宁波市民又多了一个游玩的好去处。”甬江街道相关负责人说。
2025年年初,甬江街道正式启动徐江岸新屋改造项目。与以往单纯的乡村建设不同,该项目承载着更为深远的意义。“我们参照了达人村的模式进行整村改造,不仅进行了物理空间的更新,也希望能进一步激活乡村内生动力,重塑田园生态与乡愁记忆,让村民真正受益。”该负责人表示。
沿着梅竹路的K字田高标准农田和河道提升工程率先完工。这片原本产量不高的土地经过精心改造,变为生机勃勃的高标准农田。“这一转变不仅为村庄与村民增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和收入来源,更筑牢了北郊农旅融合的生态基底,为当地的可持续发展注入了动力。”该负责人说。
徐江岸新屋的整体改建工程进度已过半,一座融合田园风光与文化体验的和美乡村已初现雏形。
“在改造过程中,如何平衡各方需求是一大挑战,必须以整村运营思维推动农商旅深度融合。”该负责人介绍,“既要满足村民改善居住条件的愿望,又要适配商业业态激活经济;既要保留老住户的乡土情结,又要吸引外来游客与创客。”
为达成这一目标,甬江街道相关负责人与设计团队深入实地,走访多户村民,开展调研、反复协商与策划,融入贴心元素,将村内建筑划分为17个主题团块——以祠堂古戏台为核心打造文化体验区,传承地方文脉;精选旧屋改建特色民宿聚落、乡土美食工坊;设置创意农品市集,促进农产品销售与交流;沿景观带建设田园休闲服务带,为游客提供休闲放松的去处。
此外,村内还增设符合村民日常交往习惯的“共享茶歇角”,为村民提供了交流互动的场所;融入“人字坡顶”“青砖勒脚”“花格窗棂”等当地民居元素,使新建建筑与原有村落风貌协调统一;保留古建筑民居和古楝树,让村民记住乡愁,也让游客感受到乡村的历史文化底蕴。
徐江岸新屋虽靠近北环西路,毗邻达人村,但由于进出道路不便,此前居住人口较少。此次改造专门开辟了一条进出道路,打通村庄发展的“任督二脉”,让这座原本不为人知的自然村落重新走进公众视野。“目前,我们正在对接多个有意向的企业,以整体招商模式,进一步激发小村落的生机与活力。”负责人介绍。
改建完成后,西大河游步道将北郊田园自然基底、达人村、巴蜀文化村及徐江岸新屋特色IP串联起来,形成“点上出彩、线上串联、面上繁荣”的发展格局。沿着西大河的自然风光,游客可以一天内体验田园风光、品味巴蜀文化韵味、入住田园风格民宿。村民依托生态资源,售卖农产品、开办民宿、从事文旅服务等,实现家门口增收。
据悉,甬江街道以“城市田园·欢乐乡村”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建设项目为抓手,创新实施“政府引导+市场运作+村民参与”模式,确保发展成果惠及全体村民。项目建成后,预计将带动周边农业增值、村民就业和村集体经济快速增长,并推动北郊田园从分散的“景点拼图”升级为有机联动的“农旅产业生态圈”,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贡献力量。(吴天云、罗秋玲)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