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打造智能化预警矩阵 守护高速通行安全

“您的车辆正在G60杭金衢高速杭向K254路段低速行驶,请注意安全驾驶!”货车司机陈师傅手机弹出闪信时,前方定向喇叭也发出语音预警。
高速公路车流量大、车型复杂,面对疲劳驾驶、违法停车和二次事故多发等长期管理难点,近年来,浙江省交通集团高速公路杭州南管理中心以“防范在先、干预在前”为核心理念,整合空中、地面和网络三类资源,联合高速交警共同打造智能化预警矩阵,大幅缩短事件识别与处置时间,将风险隐患控制在萌芽阶段。
网格化预警,让隐患“早发现、早制止”
目前,杭金衢、诸永高速已按每2公里1套定向喇叭、重点路段加密至1公里1套的标准,建成47套定向喇叭、3套车道级情报板和2套主线车道指示灯,形成网格化预警体系。一旦系统检测到占道、低速等异常行为,可在1分钟内启动语音播报和灯光提示,实现对驾驶员的实时提醒。
“我们计划今年新增40套定向喇叭、9套情报板和12套指示灯,进一步提升预警覆盖密度。”杭州南管理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
无人机矩阵,打造“3分钟处置圈”
如今,无人机在道路巡查和预警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杭金衢高速杭绍段,9座无人机机巢按5公里1座分布,组成“空中巡逻队”,形成“3分钟处置圈”。这些无人机配备喊话器、照明灯,可自动巡航、归巢充电,承担流量监测、应急处突、违法抓拍等8类任务。
8月26日13时许,无人机在巡逻中发现杭金衢杭向K223附近有车辆抛锚占据第一车道,立即通过喊话器引导司机至应急车道,并同步通知清障车前往。从发现到处置仅用2分45秒,较传统人工处置效率提升1倍。据统计,自投用以来,无人机已执行飞行任务1037架次,飞行总时长150.55小时,飞行里程1880.55公里,处置警情360余起,劝离车辆173辆、人员120人。
大数据赋能,精准“画像”管风险
杭州南管理中心还打造了“高速公路哨兵预警系统”,接入ETC门架、货车GPS和收费站出入口等数据,借助大数据挖掘、分析与数据可视化技术,构建起一套完备的车辆风险识别体系,精准捕捉疲劳驾驶、低速行驶、主线停车等潜在风险行为,实现多层级预警管控。平台一旦发现异常预警信息,系统会自动发送闪信或通过语音拨号等方式告知车辆驾驶人员。据统计,今年共推送疲劳驾驶数据9万余条、低速数据7万余条,干预超万辆重点车辆。
从“被动应对”到“主动防范”,从“单点监测”到“立体防护”,科技正为浙江高速筑牢安全屏障,让“畅安出行”从愿景变为现实。(何坚、郑宇航)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