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

品牌强农 台州临海河头镇让优质农货“走”得更远

2025年09月23日14:30 | 来源:人民网-浙江频道
小字号

近日,台州临海市河头镇五景岙村的葡萄大棚里,果农们正忙着采摘、分拣、装箱。依托“同心共富·助农工坊”,该镇将分散的葡萄种植户纳入“统一管理、统一收购、统一包装”体系。“现在葡萄不愁卖,价格还涨了三成!”果农陈大伯笑着说。

近年来,河头镇通过党建联建、科技赋能、品牌联营等方式,推动农产品提质增效,让深山好货走向全国。高山云雾间,一片茶叶带动亿元产值;葡萄架下,统一品牌助农增收显著;柑橘园里,绿色有机认证引领品质升级……

河头葡萄种植历史悠久。临海市委宣传部供图

河头葡萄种植历史悠久。临海市委宣传部供图

党建联建,强产业富百姓

河头羊岩山,弥漫着清新茶香。这座始建于1972年的茶场,历经50多年发展,已形成完善的品质管控体系,拥有1.5万亩茶叶基地和3万平方米现代化厂房,年产名优茶叶400多吨,产值超亿元。

“我们以党建联建为纽带,成立‘村企共富联合体’,构建‘龙头企业+产业+配套服务’体系,打造羊岩茗茶共富工坊。”羊岩茶场党支部书记朱朝安介绍。茶场还与企业合作,打造生态景区,推动“特色种植+旅游”融合发展。

河头镇茶产业历史悠久,为持续讲好一片茶叶的故事,该镇通过高校互享、党建联建等资源整合方式,建立“茶乡领航雁”人才队伍,不断挖掘茶文化内涵与价值,并串联起旅游、文化、农业等多领域资源,提升产业综合效益。目前,茶产业已带动全镇3500多户茶农增收,户均年增收5000余元。

科技赋能,提质效促升级

河头镇有着悠久的葡萄种植历史,但过去长期受困于“散户种植、粗放销售”为主的模式。今年,该镇启动“大石葡萄品牌焕新计划”,为12家获国家地理标志授权的合作社定制专属包装,标明葡萄糖度、品种等溯源信息,让品质一目了然。

该镇还与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大学、浙江省农科院合作,推广智慧灌溉、精准施肥等智能化系统,引导农户使用手机APP进行田间管理,推动葡萄种植朝着智能化、标准化发展。同时,该镇计划投入约500万元引入次氯酸电解水绿色防控与保鲜技术,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品牌焕新成效显著。今年,大石葡萄预计亩均产量提高10%—15%,运输保鲜期延长3至5天。该镇还积极拓展“葡萄+”农旅融合,发展采摘、酿酒等体验项目,让游客感受“从枝头到舌尖”的新鲜。

河头镇的大片茶园。临海市委宣传部供图

河头镇的大片茶园。临海市委宣传部供图

品牌联营,拓销路增效益

河头镇生态优良,盛产大石垂面、小黄姜、高山大米等优质农产品。但酒香也怕巷子深,如何打响品牌?该镇成立强村公司,通过品牌打造、联村运营等路径实现抱团发展。

在羊岩山西南面的宜塘片区,镇里打造“宜塘山”农产品品牌,与供应链企业合作,推动大米、菜籽油等农货出山,已累计销售5万多斤,带动村集体增收40余万元。此外,当地通过引入社会资本,集中流转千余亩土地发展茶业,打造“第二个羊岩山”,带动200多名村民就业,茶农人均增收3000多元。

“我们实施茶叶、葡萄、柑橘等农业品牌精品培育计划,打造特色农业产业集群。我们将以区域品牌为枢纽,推动第一产业与第三产业深度融合,开辟‘自然资源—品牌资源—经济效益’的致富新路径。”河头镇党委书记许之成表示。(葛星星)

(责编:叶宾得、康梦琦)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