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

台州:“民选民评”破题 “一校一策”疏堵

截至目前已完成249个市级堵点改造项目

郑红、金淑雯
2025年10月13日08:43 | 来源:台州日报
小字号

  “送学五分钟,拥堵半小时”,这道困扰无数家长的难题,在台州正通过一场场精准治理,寻得破解之道。

  “以前放学时段,校门口排队七八十米,现在路口改造了,信号灯时长也优化了,通行快多了。”近日,在台州中学门口焕然一新的双林南路与临海大道路口,一位家长感慨道。

  这样的变化正在台州各地校园周边悄然发生。自2019年启动“民选民评”堵点乱点治理以来,台州已完成249个市级堵点改造项目,其中学校周边堵点治理项目占比超过43%。椒江区安康路与景元路路口、黄岩区环城南路、临海市双林南路、玉环市玉城中学周边、三门县海游中学周边等一批校园交通节点被纳入2025年治理清单。

  优化节点,打造畅行“提速道”

  作为大数据精准锁定的拥堵点,台州中学门口的双林南路与临海大道路口早晚高峰车流量大,过去常因排队过长影响通行效率。今年,当地在该路口南出口增设1个车道、开设提前掉头开口,将西进口由“二进一出”优化为“三进一出”,同时修复路面、增设非机动车道。

  数据显示,尽管高峰时段流量较改造前有所增加,但排队长度同比下降18.4%,平均车速从27.71公里/小时提升至31.079公里/小时。

  类似的精准发力也体现在椒江老城区的景元路。这里临近海门小学,是小区居民、学校师生的必经之路,上下学时段十分拥堵。今年,当地针对景元路与屷崦路交叉口、景元路与安康路交叉口进行改造,通过优化非机动车道布局腾出的空间,增设直行车道和转向车道,加快机动车流速。

  改造后,景元路高峰期拥堵指数下降29.47%,平均速度提升32.8%。

  完善路网,打通循环“关键点”

  针对部分区域因路网不畅导致的集中拥堵,台州通过打通断头路、完善支路网络、拓宽关联道路等“硬举措”,分散车流压力。

  “邮电东路沿线聚集路桥小学等三所学校,过去上下学接送出入口单一,常有车流交织拥堵的情况。”学生家长张先生表示,这几年邮电路变化很大,周边打通了几条断头路,关联道路也作了拓宽改造。

  据了解,该区域2023年打通断头路市场街连接至北面路桥大道,为邮电东路车流出入开辟了“新选择”;2024年完成邮电路、月河北街的拓宽改造,扩大道路通行空间,周边流量压力应声而降。

  玉环市玉城中学周边分布高密度住宅区和商业区,受路网不畅影响,上下学时段接送车辆只能堆积在三潭路上。今年,玉城中学通过新建龙门东路、龙门路西段,打通断头路、完善支路网路,形成“微循环”。

  同时,围绕上下学接送秩序提升进行慢行优化与停车管理等,推动区域交通从“单向堵”转向“循环畅”。目前该项目正在加快收尾冲刺。

  创新管理,激活停车“潜力源”

  停车难、接送乱是校园拥堵的典型问题,近年来,台州各校因地制宜,解锁“新空间”“新妙招”。

  黄岩北城小学、温岭市五龙书院、玉环双港路中心幼儿园(渔岙分园)等学校将周边闲置空地改造成停车场,缓解高峰时段“车满为患”。

  路桥南官小学以及温岭二中、三中、四中玩起“空间魔法”——通过抬升校内操场,挖掘地下停车空间,打造“架空操场停车场”,既满足家长接送需求,又兼顾周边居民停车,成为破解学校“车位荒”的经典案例。

  在管理优化上,智慧系统大显身手。椒江二中、黄岩樊川小学等学校搭建“人车分流,循环接送”校园智慧停车接送系统,通过弹窗等方式提示告知家长接送时间及停车地点,实现接送车辆即停即走,高效出入。

  从优化交通节点到完善周边路网,从挖掘停车潜力到创新管理模式,台州校园周边的交通秩序,正随着这些“一校一策”的精准改造,悄然改善。

(责编:叶宾得、康梦琦)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