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秋甜柿喜丰收
丽水莲都:甜柿产业链铺就乡村致富路
这几日,丽水莲都太秋甜柿迎来集中上市期,在仙渡乡梅田岭头太秋甜柿基地,连片柿树硕果累累,橙红的果实掩映于翠叶之间,呈现出一派喜人的丰收景象。
太秋甜柿以其“即摘即食、清脆无涩”的特点深受市场青睐。完全成熟的果实外观橙红饱满,口感兼具苹果的脆嫩、梨的多汁与哈密瓜的清甜,甜度普遍超过18度,部分优质产品可达22—23度,单果重量稳定在300克左右。
而这一优良品质离不开莲都独特的自然条件。当地多缓坡山地和酸性红壤,年均气温约18℃,无霜期长达280天以上,昼夜温差达10℃左右,十分有利于糖分积累。加之空气质量优良、水源清洁,为甜柿的绿色种植提供了理想环境。
“莲都的山地气候非常契合太秋甜柿的生长需求,可以说是优势品种与优势产区的完美结合。”丽水市农林科院科技特派员刘建慧介绍,莲都太秋甜柿较同类产品早成熟约一周,10月集中上市后,若不采摘还可挂果至11月。当地通过种苗优选、病虫害绿色防控等技术支持,进一步保障了甜柿的品质稳定。
目前,莲都太秋甜柿已形成从田间到餐桌的完整产业链。销售端采取“分层布局”,本地散户供应周边市场,规模种植户则对接全国渠道。“我们的甜柿直接发往上海辉展等大型水果批发平台,再分销至北京、广州等地,建立起全国销售网络。”刘建慧表示,虽然今年是第一年打通全国销路,但凭借“无涩脆甜”的优质口感,市场反馈持续向好。
针对采摘后易变软的鲜果和外表有瑕疵的次果,太秋甜柿基地积极发展加工产业,制作无添加糖的柿子干,并研发柿子酒、柿子果酱等副产品,形成“鲜果+加工品”的多元产品矩阵,实现果实全利用。
此外,太秋甜柿产业有效盘活当地闲置土地资源。仙渡乡部分甜柿基地的前身是老桃园,桃树因树龄老化易患流胶病,导致土地陷入“连作障碍”。而柿子树寿命长、后期管理简便,改种甜柿不仅解决了土地闲置问题,也为农户开辟了长效增收途径。
据统计,莲都区太秋甜柿种植面积约1600亩,丰产期亩均产值可达3万元。“我们将进一步整合资源,不断优化‘太秋甜柿’种植结构,提升生产技术,让这颗‘黄金果’持续为村民们的腰包鼓起来助力。”莲都区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说。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
































第一时间为您推送权威资讯
报道全球 传播中国
关注人民网,传播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