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设立营商环境监督站
宁波西店镇人大助力打造营商环境“三直”模式
如今,在工业企业发达、经营主体众多的宁波市宁海县西店镇,一场以人大监督力量驱动营商环境优化的实践正展现出蓬勃生机。西店镇人大创新设立营商环境监督站,着力构建“问题直通、服务直达、监督直管”的营商环境“三直”治理新模式,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搭建“直通”平台,畅通诉求响应“快车道”
面对企业发展中的痛点、难点、堵点,如何实现诉求的高效收集与响应是关键。西店镇人大首先搭建“直通”平台。一支覆盖全域、专业高效的社情民意联络员队伍是关键一环。
西店镇人大从村社干部、企业骨干、社会能人中择优遴选200人组建联谊会,将民意征集的触角深度延伸至企业一线,确保诉求“广收集、真研判、快处置”。同时,以人大代表联络站为依托,西店镇人大牵头整合了政府科室、企服中心、商会、工会等21个部门资源,打造“民·企服务”一站式协同平台,建立信息互通、联议联办的工作机制。
此外,西店镇人大通过制定《营商环境监督站工作规则》,综合运用审议、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两单督评”等监督方式,将代表与联络员全员纳入监督网络,划分片区、聘请“专职”监督员,形成了强大的监督合力。定期举办的书记镇长专题接待活动、《代表反映与社情民意》的即时印发与督办,确保了诉求“即收即办”,监督结果和整改情况及时公开,形成了有效的监督闭环。

西店镇人大代表联络站“职工说事”主题接待活动。西店镇供图
聚焦精准服务,赋能企业发展“零距离”
优化营商环境,核心在于服务企业、激发活力。西店镇人大推动“直达”服务。西店镇人大通过“七类说事”载体,线上线下相结合,常态化、全天候收集企业政策、困难、需求、建议等信息,健全“民意库”“建议库”,梳理形成清晰的问题清单,做到了对企业诉求的“全量归集”。服务供给方式也在持续创新,营商环境监督站全天候开放,代表轮值制度常态化运行,“代表说事”“百姓说事”“职工说事”等活动接连不断。值得一提的是,西店镇人大每周安排律师、法官、检察官、市监人员等专业力量“进站服务”,为企业提供面对面的专业支持。
此外,西店镇人大构建“上挂下联周协同”的监督架构,深入开展“人大+”系列监督活动。“人大+司法”模式,聚焦电信诈骗、劳务纠纷、知识产权保护等,联合公检法司开展普法宣传和问题督促解决;“人大+执法”模式,联合应急、环保、税务等部门监督规范文明执法;“人大+政务服务”模式,则着力破解子女入学、人才招引、审批效率等企业发展中的关键琐碎问题。
一年来,西店镇人大组织开展专项服务活动19次,推出的《小微企业劳动用工风险防控》(西店专版)精准破解招工、权益保障等难题。有效整合社情民意联谊会、商会、工会三方资源,推动解决劳动纠纷385起。

西店镇人大代表联络站接待现场。西店镇供图
强化闭环监督,确保监督效能“管到底”
西店镇人大强化“直管”监督,着力构建政府、企业、人大“三位一体”的多元主体参与监督机制。政府部门发挥主导作用,企业积极反馈参与,人大代表则深入调研、视察、评议,实施精准监督,三方联动打破了信息壁垒,凝聚了监督合力。跟踪问效机制不断深化,“两单督评”处理模式得到有效实践——“镇人大主席团交办单”限期领办政策落实难题,“企业诉求送阅单”定向转办一般性申报问题。今年来累计收集企业诉求83条,推动解决用工短缺、用地保障、规范第三方服务等问题56项。
“我们紧盯营商环境重点工作和问题清单,将专项工作报告审议纳入年中人代会议程,加强对关键部门的工作评议和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对整改情况开展满意度测评,确保企业诉求得到有效解决。”西店镇人大主席王品富说。(陈然、邬佳华)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
































第一时间为您推送权威资讯
报道全球 传播中国
关注人民网,传播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