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

小村生活也很“潮”

金华武义坛头村引入文创园等多种业态

沈立、徐贤飞、李增炜
2025年10月31日15:09 | 来源:浙江日报
小字号

  “每一颗鹅卵石/都是时间的疙瘩/把七百多年的时光/铺垫在脚下……”10月29日,记者在金华武义县履坦镇坛头村见到村民赖胜红时,她正对着一本诗集练习朗诵。这位90后文艺女青年,是坛头乡村诗歌朗诵团成员。

  坛头村现有村民500多人。去年初,这个村成立了武义首个乡村诗歌朗诵团。40多名成员中,有5名是本村村民。他们定期开展乡村诗会,在古建筑里、在草坪上朗诵美好生活。“我们村的生活,很潮的。有咖啡店、奶茶店,还有瑜伽馆、调香馆。想写诗、读诗,村里也有常驻诗人可以交流。”赖胜红说。

  近年来,坛头村推动村里20多栋明清古建筑活化利用,成功引进田庐文创园、调香馆、民宿、茶空间、汉服馆等各具特色的业态共32家,村集体收入从2018年的24万元跃升到去年的192万元。这些业态的引入,也让坛头村的500多名村民拥有了优质文化生活空间。“建设和美乡村,要让城市的人才、文化、资源和乡村的自然、历史、空间产生连接。”浙江田庐旅游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徐成斌说。

  坛头村还持续推进艺术乡建工作,一批又一批文化能人与艺术家入驻坛头,打造了文创产业园。徐成斌表示,下一步,将继续推进艺术乡建工作,引进文化能人与艺术家,“我们要让坛头不仅是一个旅游点,还是一个文化价值持续再生的乡村样本。”

  2023年6月,中国当代诗人档案资料陈列馆在坛头村成立,目前收藏了近4000位现当代诗人的作品、手稿等,每年举办各类诗歌活动50多场,还吸引了周边地区的诗歌爱好者前来游玩、学习。

  丰富的业态带来了高流量。一到周末,村里人气火爆,年游客量超20万人次。村里越来越高的人气也对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村干部朱鸿对此深有感触。他表示,接下来,坛头村将紧密结合新业态发展模式,持续策划一批接地气、冒热气、聚人气的乡村文化活动,实现以文惠民、以文兴业、以文润村。

(责编:孙鹏、康梦琦)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