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

242万山区海岛村民喝上优质水

浙江单村水站改造提升行动收官

吉文磊、葛芳妙
2025年11月21日09:34 | 来源:浙江日报
小字号

记者从浙江省水利厅获悉,浙江省单村水站改造提升行动已于近期正式收官。该民生工程覆盖全省5501个偏远行政村,惠及242万山区海岛村民,浙江由此实现城乡供水“同标、同质、同服务”。

“自去年新水站建起来后,我们喝的水都没再出现问题。”丽水市遂昌县排前村村民雷月新拧开自家水龙头,看着清泉汩汩流出感慨道。此前,村里水站是一座混凝土蓄水池,雨季水浑、旱季断水,让村民很是烦恼。在舟山东极岛,民宿老板朱文明同样感受到供水新变化:新升级的水厂保障了水量和水质,给岛上居民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单村水站是浙江省农村集中供水的“最小单元”,但因其“小”“散”“多”,成了制约农村供水高质量发展的短板。不少水站从溪沟、堰坝等天然水源取水,村民常面临“看天喝水”的困境。为此,2023年6月,浙江省针对全省8828座单村水站开展提升改造行动,确保山区海岛村民“有水喝”“喝好水”。

优质供水“一村不落、一人不少”,是本轮提升改造行动的关键目标。对此,浙江省走出了一条阶梯式、兜底式的保障路径。针对城郊接合部,城乡供水“手拉手”,推进一体化管网无缝衔接;对农村相对集中的居住区,则依靠水厂跨村联建、水源多村联供的“抱团模式”,实现以大带小集中供水。至于规模化实在解决不到的地方,各地则根据人口集聚程度阶梯式解决供水难题。以嵊州为例,当地打造的微型水站破解了山区分散居住点和下山移民过渡期的供水难题。“每座微型水站造价仅为传统单村水站的25%,占地面积仅需5平方米。”绍兴嵊州市水务集团负责人钱谷介绍,通过合理确定水源、原水井位置,重点提升管网布置,确保水质、口感更贴合群众饮水习惯。

单村水站分布零散、距离偏远,建成后如何确保“有人管、管得好、持续管”?浙江给出的解决方案是“县级统管”——这既有人、财、物、技术及资源的可靠保障,又能充分发挥规模效应。此外,水利部门还强化数字赋能,打造“浙水好喝”应用平台,全量归集水源、水站、用户等关键信息,实现从水源地到居民水龙头的全过程可视化、一屏式管控。

截至目前,浙江省已新建“千吨万人”水厂32座、延伸城镇供水管网3915公里,新建改建(巩固提升)单村水站7173座,覆盖撤并1655座。通过落实县级统管单位和分片分区设置服务网点,多地已实现30分钟至1小时快速响应,农村供水管养服务标准得到全面提升。

据介绍,下一步浙江省将结合群众需求升级等,把重点地区水源保障工程、村内管网更新改造纳入“十五五”规划,确保水站“建得好”“管得好”。

(责编:艾宇韬、康梦琦)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