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粒米”串起共富链
绍兴上虞:“虞南粮仓”探索现代农业全产业链升级
玉水河畔稻花香。“我们是‘稻鱼共生’模式出产的稻米,香糯回甘,保留原生胚芽,营养价值比普通大米要高不少。”11月19日,位于绍兴市上虞区丰惠镇祝家庄村的“乐业丰城·英台农场”共富工坊格外热闹,“大通优米”首场“一粒米串起共富链”直播如期举行。短短两个小时,大米销售近千袋,总金额达3万余元。
这场从田间地头奔向千家万户的稻米之旅,是浙江省以“千万工程”牵引缩小“三大差距”的生动缩影,也是上虞区丰惠镇“一粒米串起共富链”故事的生动注脚。
上虞是浙江省产粮大县,丰惠镇作为上虞粮食主产区之一,历来有“虞南粮仓”之称。近年来,该镇以“一粒米”为核心,锚定现代农业特色产业,聚合龙头企业、共富工坊、农户、创客等资源,推进“共富工坊-共富片区-共富链”配套轴建设,走出一条兴村共富新路径。
作为粮仓中心,丰惠镇祝家庄村玉水河畔土地肥沃、农田广袤连片。几年前, 祝家庄村股份经济合作社与上虞区供销社旗下绍兴大通现代农业有限公司合作达成上虞区首个土地承包经营权“整村流转”项目,1800余亩土地被集中打造为高标准农田,并就地成立大通优米有限公司,积极推进“一粒米”产业链升级。
不久后,通过激活闲置厂房资源,一幢集粮食“耕、种、管、收、存储、销售”为一体的现代化农业生产服务中心投入使用。不断延伸的产业链让村民找到在家门口就业的机会。“我在农事生产服务中心做小工,一天有150元。加上每亩一年700多元的土地流转费,收入不少。”祝家庄村村民龚永祥告诉记者。截至目前,该中心已吸纳本村劳动力60余人,年人均增收超过7万元,带动祝家庄村集体经济每年增加超过200万元。
丰惠镇积极搭建电商直播平台,让“大通优米”等农产品走向全国市场,带动虞南片区“士祥农场”“渔你桃醉”等共富工坊集聚发展,辐射全区1.6万余户农户、4.8万亩土地,推动粮食产业实现从“丰收”到“增收”的跨越。
此外,丰惠镇通过打造稻香文化展厅,开发系列文创产品,推进技能培训、乡村旅游、研学体验等多元业态一体发展。
走进祝家庄村植保训练基地,学员们正操作植保无人机。他们将通过农药喷洒、航线规划等实操课程,考取中国民航局颁发的无人机操作资格证书,转型为农业“飞手”。2025年以来,基地先后承办了全区早稻高产栽培技术培训、全省连作晚稻生产技术培训等多项活动,覆盖400余人次。
“从土地流转到技术赋能,从产业链延伸到全域联动,我们将以‘一粒米’为纽带,延长产业链,让‘虞南粮仓’焕发新生机。”上虞区丰惠镇相关负责人表示。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
































第一时间为您推送权威资讯
报道全球 传播中国
关注人民网,传播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