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

田间负担变成香饽饽

丽水遂昌多途径助秸秆升值

黄彦、王泽、张素娥
2025年11月23日09:51 | 来源:浙江日报
小字号

  近日,在丽水遂昌县三仁畲族乡的标准化农作物秸秆收储中心,工人们正将刚加工好的秸秆饲料包搬上大货车。这批30余吨的货物将被运至数千公里外的西藏。

  如何处理秸秆,一直是农村的难题。遂昌农作物播种面积达17.73万亩,每年产生约6.28万吨秸秆,成了当地一大生态包袱。为解决这一难题,近年来遂昌大力推广秸秆肥料化、饲料化、燃料化、基料化、原料化等多元高值离田利用模式,让田间“负担”变成“香饽饽”。

  在秸秆收储中心,记者看到,秸秆经过科学分选后走向不同的“岗位”:优质部分被加工成饲草;次等的制成草纤维,用于边坡绿化;剩余的边角料则成为有机肥原料。“以前满田的秸秆,既难处理又没收益。”三仁畲族乡小忠村党总支书记程卫星指着正在装车的饲料包介绍,如今,通过秸秆收储中心分类加工,农户每吨秸秆可获益260元。据了解,收储中心今年仅西藏的订单就达到了近4000吨。

  技术和商业模式的创新也为这场变革注入了强劲动力。为了解决秸秆收集效率低的问题,遂昌全面落实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奖补机制,有效提升农户和收储企业的积极性;同时,与多家企业合作研发适合山区作业的专用机械,让收集效率大大提升。如今,遂昌已开始探索在乡镇(街道)建立强村公司投资购置设备、建设收储中心,再租赁给专业公司运营的模式。据估计,该模式每年可以为每个合作村集体增收近20万元的租金。

  随着产能提升,遂昌将目光投向更广阔的市场。“加工后的秸秆我们也在本地销售,但是这个季节,西北部的需求更大,所以我们抓住南北方农作物错峰收割的时间差,积极开拓西北市场。”遂昌县农业农村局局长徐玮珺介绍。目前,三仁畲族乡秸秆收储中心已与安徽企业签订1.9万吨订单,其中1万吨供应甘肃牧场,0.5万吨运往内蒙古用于防风固沙。通过“南草北调”,每吨秸秆企业可收益约100元,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双赢。2025年,预计遂昌全县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8.3%,其中“五化”离田利用率达40.5%。

(责编:孙鹏、康梦琦)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