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根“金丝”拉动千万产值
“这不仅仅是一碗粉丝,这是我们鹿亭的山水精华和乡亲们的匠心结晶。”11月21日,在宁波余姚举办的鹿亭乡2025番薯粉丝周启动仪式上,鹿亭乡党委副书记、乡长帅琪峰化身“首席推介官”,手持晶莹剔透的鹿亭粉丝,向现场市民朋友倾情介绍。这场以“‘薯’香四溢·‘丝’系鹿亭”为主题的活动,因为乡长的真诚“打call”,显得格外生动而温暖。

鹿亭乡党委副书记、乡长帅琪峰为“鹿亭粉丝”代言。吴大庆摄
没有枯燥的汇报,帅琪峰的推介从一场直观的情景演绎开始。随着演员们展示传统制作工序,他移步演绎区,娓娓道来鹿亭粉丝得以征服味蕾的三大“秘诀”。
“第一颗匠心,藏在鹿亭的青山绿水里。”帅琪峰指向正在清洗的番薯说道。他介绍,鹿亭作为四明山腹地的生态净地,是皎口水库的重要水源地,“零污染”的环境孕育了高品质的番薯。“我们和宁波农科院一起,优中选优,培育出‘高产、高粉’双优番薯品种,出粉率比普通番薯高出15%,这是好粉丝的‘第一道底气’。”帅琪峰说。
“第二颗匠心,在老师傅的手指尖上。”走到“摇丝”工序的展示区,帅琪峰拿起刚刚成型的湿粉丝,向观众展示其均匀的丝线和柔韧的质感。“从番薯到粉丝,要历经‘清洗—粉碎—过滤—打浆—上蒸—摇丝—晒丝’七道传统工序,耗时七天,全程‘零添加’。尤其是这‘摇丝’的功夫,决定了粉丝的韧劲,这才有了我们鹿亭粉丝‘久煮不烂、夹筷不断’的绝活。”帅琪峰说。

活动现场。吴大庆摄
“第三颗匠心,是我们对传统产业的现代化守护。”帅琪峰举起一盒包装精美的成品粉丝坦言,为了让这份传统美味走得更远,乡里投资建设了标准化双创中心,用现代食品生产标准为传统工艺护航。“我们守住了老手艺的‘魂’,也引入了新标准的‘形’,让每一批出厂的粉丝都品质如一、安全可靠。”帅琪峰说。
从山水到车间,从传承到创新,帅琪峰的讲解勾勒出一幅清晰的“鹿亭粉丝”品质地图。他现场公布的一组数据,更是这份品质的最佳佐证:“今天,我们鹿亭粉丝的产业,已经串联起了全乡800多户农户,年销售额突破1000万元。这根小小的粉丝,真正成了我们老区百姓增收致富的‘金丝银线’!”
推介的最后,帅琪峰向广大市民发出诚挚邀请:“欢迎大家现场品尝、选购,更欢迎大家有空来我们鹿亭,亲身体验‘好山好水出好粉丝’的完整故事。”
乡长的推介让现场的市民充满了极大兴趣,许多人纷纷品尝、购买番薯粉丝,非常热闹。据悉,此次粉丝周活动将持续至11月27日,后续的粉丝集市、农事体验等系列活动将在鹿亭乡上庄村接续举行。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
































第一时间为您推送权威资讯
报道全球 传播中国
关注人民网,传播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