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代表委員熱議社會保障——

織牢社會保障安全網(人民融觀察)

人民日報記者 王海林、葉傳增、錢一彬
2023年03月11日09:02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社會保障關乎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在人民網開展的2023年全國兩會調查中,“社會保障”成為熱詞。如何讓養老服務更有溫度?如何讓看病就醫更方便?如何更好保障勞動者權益?今年全國兩會上,推動社會保障事業高質量發展、可持續發展成為代表委員熱議的話題。

  代表委員表示,要認真學習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為廣大人民群眾提供更可靠更充分的保障,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多層次多樣化需求,健全覆蓋全民、統籌城鄉、公平統一、可持續的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進一步織牢社會保障安全網,促進我國社會保障事業高質量發展、可持續發展。

  讓老有所養落到實處

  有效應對我國人口老齡化,事關國家發展全局,事關億萬百姓福祉。

  “統一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制度,為廣大農村地區老年人筑牢兜底保障。”中國稅務學會副會長張連起委員表示,在充分發揮財政政策效能的同時,應協調財政、農業農村、社保、民政等部門形成合力,完善基本養老保險全國統籌制度,提高農村老年人基礎養老金水平,著力縮小地區間差距。

  “自去年11月底個人養老金制度在寧波啟動試點實施以來,寧波市人社局與相關部門、金融機構通力合作、積極推進。目前,寧波全市已有超71萬人開設個人養老金賬戶。我們將持續推進養老服務高質量發展,切實為特困、低保、高齡、失能老人做好兜底保障。”浙江省寧波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局長葉苗代表表示。

  “既要體現政策力度,也要傳遞服務溫度。”雲南省普洱市墨江哈尼族自治縣通關鎮黨委書記郭正耀代表說,我們面向老年人現場演示養老金待遇資格認証等操作,並組織工作人員幫助老年人完成相關認証,通過細致精准服務,將“老有所養”落到實處。在通關鎮,“社保服務先鋒隊”隊員結合具體案例,為老年人詳細講解養老保險參保范圍、參保條件、辦理渠道等政策要點。

  “為滿足老年人多樣化的養老服務需求,政府部門通過加大對養老服務產業的支持力度,鼓勵社會力量參與,有助於建立更加完善的養老服務體系。”江西中醫藥大學黨委書記徐蘭賓代表建議,要加大對養老服務設施的投資力度,提高養老服務設施的覆蓋率和質量,同時,加大養老服務人員培訓力度,提高養老服務人員素質,提升養老服務供給質量。

  著力解決看病就醫難題

  近年來,我國醫療保障事業發展取得突破性進展,建立起世界上規模最大、覆蓋全民的基本醫療保障網。

  “今年2月10日起,河北省實施醫保新規,取消參保人員到京津跨省異地就醫備案手續。河北參保人員在京津相關定點醫療機構看病就醫,可持醫保電子憑証或社會保障卡免備案直接結算。”河北省唐山市工人醫院心內科主任張琦代表表示,“近年來,看病就醫更方便,醫藥負擔更輕了,已成為很多城鄉居民的切身感受。”

  如何進一步推動多層次醫療保障有序銜接,真正將醫保民生服務落到實處?張琦代表建議,在實施異地就醫免備案直接結算的同時,要加大力度扶持市縣優質醫療資源擴容,通過持續引進、培養高素質醫療人才隊伍等盡力改變醫療資源分配不均衡現狀。

  “新時代十年,我國積極推動衛生健康事業從以治病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為中心轉變,著力解決群眾看病難、看病貴問題,成效持續顯現。”青海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慢病所營養與健康研究室主任馬福昌代表表示,深入推進健康中國行動,需要加強公共衛生體系建設,持續做好醫療服務保障工作。馬福昌代表建議,要加快全民健康信息化體系構建,提高公共衛生服務效率。同時,要支持建設全社會參與的健康教育和健康促進體系,推動專業醫療和全社會參與有機結合,為人民群眾提供全方位、全周期的健康服務。

  把更多人納入社保體系

  如今,靈活就業人員、新業態就業人員等群體成為各地社保擴面工作重點。

  “內蒙古自治區先后出台一系列政策舉措,加快補齊靈活就業人員社保制度短板。”內蒙古自治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副廳長徐睿霞委員介紹,“我們在鄂爾多斯市開展靈活就業人員參加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繳費補貼試點工作,讓更多靈活就業人員能便捷地享受社會保障。截至2022年底,共63.67萬人次享受靈活就業人員參保繳費補貼。”

  中華慈善總會黨委書記孫達委員表示,著眼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發展需要,要進一步擴大社會保險覆蓋面,針對新業態就業人員、農民工等重點群體,分類施策、精准擴面,把更多人納入社會保障體系。

  葉苗代表介紹,寧波允許本市戶籍靈活就業人員參加職工基本養老和醫療保險,並將非本市戶籍的靈活就業人員納入保障范圍。同時,對靈活就業人員中的經濟困難群體等發放社保補貼,“我們將不斷健全保障機制,更好發揮靈活就業‘蓄水池’作用。”

  “在持續健全靈活就業人員社保制度,切實做到應保盡保、應享盡享的同時,還應持續健全相關法律法規,通過制定法規條例、提起公益訴訟、提供法律服務等方式,為靈活就業群體維護自身合法權益提供法律保障。”中華全國律師協會副監事長遲日大委員建議。

  徐睿霞委員建議,要進一步完善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勞動權益保障法律法規,明確勞動用工情形,理清勞動者權益保障責任。在支持和鼓勵平台發揮就業吸納作用同時,要強化平台責任,切實解決好新業態就業人員急難愁盼問題。

  (人民日報記者邵玉姿、張棖、鄭智文、王丹、劉雨瑞、楊彥帆、王瑨、竇皓參與採寫)

  《 人民日報 》( 2023年03月11日 09 版)

(責編:孫鵬、康夢琦)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