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原創

【基層蹲點觀察】②

政策放寬,商業“外擺”怎麼擺?

方彭依夢
2023年04月29日11:47 | 來源:人民網-浙江頻道
小字號

春暖花開的日子裡,在戶外坐一坐,晒著太陽、閑聊小憩、欣賞城市街景,是許多消費者中意的春日休閑選擇。

為促進消費回暖,讓“煙火氣”回歸,2023年以來,多地出台相關舉措鼓勵商業“外擺”,以提振消費活力,擴展城市商業形態。

商業“外擺”既是城市戶外商業的重要內容,也是映照城市商業繁榮的窗口。近日,杭州市城管局推出新政,支持規范發展商圈商業街區“外擺”經營,推動一流營商環境建設。新政發布過去一個多月,目前情況如何?“外擺經濟”如何擺出活力與秩序?人民網來到杭州市上城區湖濱街道一探究竟。

帶回“煙火氣”

4月的一場雨后,空氣清新,氣溫適宜。在湖濱步行街一處較為寬敞的樹蔭下,商家沿街擺放起桌椅,市民游客坐在戶外會友、閱讀、喝咖啡、品甜點。“天氣暖和了就想去戶外坐坐,吹吹風聊聊天,多舒服啊!”正在和朋友約會的杭州市民黎小姐表示,趁著好天氣,來一杯戶外咖啡,聊天逛街兩不誤。

早在3年前,杭州就已開始對餐飲行業“外擺”進行探索嘗試。2020年,杭州首次推出“外擺”政策,當時主要試點對象是面包店、咖啡店一類的輕餐飲。此次新政中對商業“外擺”的業態和區域限制均有所放寬:允許“外擺”的行業擴大為餐飲行業,允許“外擺”的區域擴大到52個智慧商圈、商業特色街、夜間經濟聚集示范區以及若干個區級商圈等區域。

“湖濱街道允許‘外擺’的區域是湖濱商圈和湖濱步行街。其中,湖濱商圈的范圍是延安路、湖濱路、慶春路、浣紗路、西湖大道,湖濱步行街的范圍包括平海路(湖濱路至延安路)、東坡路(長生路至解放路)、湖濱路(慶春路至解放路)。”杭州市上城區湖濱街道城管科負責人連斌介紹,“最近一段時間,有很多商戶打電話來咨詢是否符合商業‘外擺’的條件。新政出台以來,我們已陸續接到商業‘外擺’申請20家。”

對商戶而言,設置“外擺”能夠延伸服務、擴大銷售半徑,有利於培養新的消費文化,也有助於打造品牌形象。對消費者來說,相較於傳統消費模式,商業“外擺”是別具吸引力的存在。“商業‘外擺’形式多樣、極具人氣,一些風格獨特的‘外擺’甚至成了網紅打卡地。”連斌說。

漫步在湖濱步行街,走幾步就能看到一家咖啡店,且不少店鋪都設置了商業“外擺”。當時尚又前衛的咖啡店門前放下桌椅撐起遮陽傘時,一片舒適又接地氣的消費氛圍就出現了,在春風恣意陽光燦爛的日子裡,走過路過都會忍不住想坐下來。沿街不少品牌更是吸引了大量消費者,天氣好,即便是工作日,“外擺”區域依舊熱鬧。

湖濱步行街沿街商業“外擺”。湖濱街道供圖

“商業‘外擺’既增加了經營空間,又可以招攬生意,何樂而不為?”湖濱步行街某咖啡店店員告訴人民網,作為店內經營區域的延伸,“外擺”區的生意一直不錯,特別是周末,有時候都不夠坐。“對於我們這樣的咖啡館來說,‘外擺’是很好的選擇。天氣好,店內的客人如果比較多反而會悶熱,坐在外面則更舒適,用餐體驗是一個重要的引流因素。”該店員說。

晚上7點多,走進湖濱銀泰in77-B區,碧桃餐廳外20多平方米的“外擺”等候區座無虛席。暖色的戶外燈光下,不少正在等位的顧客拿起手機拍照打卡。

“店鋪是2019年開始營業的,外擺區域隨后就審批了下來。”碧桃餐廳(杭州湖濱銀泰in77-B區店)店長朱林美告訴人民網,湖濱商圈人流量大,店鋪的位置也比較好,每天到了用餐高峰期,店內通常不夠坐,這時,“外擺”區域就發揮作用了。

“室外布置得很有氛圍感,很多顧客都是沖著拍照打卡來的,餐廳還因為這個在社交媒體上火了一把。”朱林美說。

碧桃餐廳門口的“外擺”等候區域。人民網 方彭依夢攝

“我們做餐飲這一行,利用商業‘外擺’引流是非常好的一種方式。現在新的政策有了明確規定,商戶也有據可依。”朱林美算了算賬,目前“外擺”區一共擺了5張桌子,可供至少20人等位休息。“周末顧客會更多,依靠‘外擺’區域的引流,平均單天可增加1.3萬元的營業額。”朱林美表示。

商業“外擺”的“春天”

在湖濱步行街,沿著東坡路一路往北,行至長生路,右轉走幾步便能看到“qio qio”的“外擺”區域,店門口從西向東一字排開,一共10張矮桌,每張桌子配2把藤椅和1把遮陽傘,桌上放有鮮花和氛圍燈。

“qio qio”店鋪前的“外擺”區域。受訪者供圖

“qio qio”這家店鋪的全稱是“qioqio Café Brunch&Bistro”,從名字就能看出店鋪的定位。“我們是一個主打‘早C晚A’的全日制餐廳,早上10點半開始營業,一直持續到晚上。”店鋪主理人丁旭剛告訴人民網,店鋪是從4月1日開始試營業的,目前一個月過去,生意還不錯,日均客流量在100人左右。在被問起何時考慮做商業“外擺”時,丁旭剛笑著說,“趕上了好時候。”

3月,在得知杭州市城管局推出了商業“外擺”新舉措后,丁旭剛仔細閱讀了政策內容,還跑了一趟湖濱街道城管科。

“我們店門口很適合做商業‘外擺’,也有這個需求,所以想去確認一下店鋪是否符合申請條件。”丁旭剛說,“初步溝通后,沒過兩天就有湖濱街道城管科、湖濱街道綜合執法中隊以及湖濱步行街管委會的工作人員一起來店鋪現場進行查看,告知我們設置‘外擺’需要遵守哪些規定並給予相關指導。”

“qio qio”“外擺”區域的桌上放有鮮花和氛圍燈。受訪者供圖

4月3日,丁旭剛向湖濱街道城管科提交了申請商業“外擺”的相關材料。4月11日,流程審批通過。丁旭剛告訴人民網,在此期間,湖濱街道城管科的工作人員一直與他保持聯系並積極溝通對接。“整個過程非常順暢,效率很高。”丁旭剛表示,新政策對於商家來說是一場“及時雨”,不僅提升了市容品質,也將帶來更多收益。

同樣趕上了這場“及時雨”的還有位於湖濱步行街的“周四晚”新式茶飲。

“我們店是去年8月開始營業的,當時就有申請‘外擺’的想法。今年的新政出來后,我們趕緊出了效果圖,向街道提交了申請材料。”“周四晚”負責人毛羽凡介紹,目前還在審批中,按照設計,店鋪“外擺”區域大概有25平方米,“到時候會在外圍做一圈花箱,這樣‘外擺’區域的分界會更明顯,顧客的舒適感和私密性也會更好。”

此外,人民網還注意到,此次新政在優化審批服務方面,較原規定作了大幅改進優化,在對場地、業態、時間進行放寬的同時,更加注重商業“外擺”的特色品質。

“上門為商家提供全方位指導、高效率服務和個性化管理,有效提振了消費信心。”連斌表示,按照相關規定,目前實施的是“一場一方案”,盡可能為商業主體提供精准精細指導服務,在商業特色街區打造個性化、特色化、品質化的商業“外擺”,既滿足市民需求,又體現杭韻形象。同時,結合“外擺”商圈實際,不斷完善配套服務設施。

據湖濱街道城管科統計,自新政發布起截至4月17日,街道通過審批備案的商業“外擺”共計8家。其中,商戶申報7家,運營主體申報覆蓋商戶1家。

是機遇也是考驗

工作日下午4點左右,人民網在湖濱步行街的一處“外擺”區域觀察到,除了正在喝咖啡的顧客,還有不少市民游客坐在這裡聊天休息。眼下,如何讓“外擺”區維持較好的環境和秩序,成為不少商家面臨的考驗。

“人多翻台快,比較忙的時候我們會到外擺區服務,主要是做清潔和秩序維護。”湖濱步行街某咖啡店店員說,“絕大多數顧客在離開時會把空的咖啡杯和甜品包裝紙帶走,但仍有一些垃圾會留在桌上,甚至丟在地上,因此每隔一段時間就要清理一次。有時步行街的保潔員也會幫著清掃地面垃圾。”

湖濱步行街沿街商業“外擺”。湖濱街道供圖

按照“門前三包”的要求,店門前的衛生由商家負責,但參考上述案例,在實際操作中可能會由商場或市政進行統一保潔。那麼,開放外擺后,保潔工作究竟由誰負責?

對此,新政中明確完善了商業“外擺”的配套服務,強調要加大區域道路、公廁等保潔力度,確保垃圾日產日清、人走場淨。針對不少市民擔憂的“外擺”政策升級后城市會不會變亂變臟的問題,連斌表示,目前,在保障城市環境潔淨有序、加大“外擺”經營秩序保障力度的同時,還會加強動態監管,以及對“外擺”經營活動的規范性檢查。

如今,形式新穎、靈活性強的商業“外擺”,讓不少商家有了直面和親近目標消費客群的機會,能夠進一步增強相關商戶和消費客群的互動。如何在營造整潔有序又充滿活力的市容環境的同時,滿足消費者對高品質、接地氣生活的要求,成為各地積極探索實踐的熱點問題。

不能“一禁了之”,更不能“一放了之”,如何有序放開,如何在鼓勵商戶多元化經營、提升消費客群體驗感和減少對環境影響三者之間找尋一個相對合理的“平衡點”,考驗著管理智慧。

“開放外擺,不代表無序外擺。便民不擾民是底線。”連斌表示,城市的文明有序管理與市井業態的煙火氣,不應對立,而應融合共生。在鼓勵商戶增設商業“外擺”、拓展戶外經營的同時,也須嚴格執行管理規范,避免環境遭污染破壞,避免擾民的問題,避免對交通的破壞。

湖濱街道辦事處副主任召集區域發展辦、綜合信息指揮室公共管理辦公室、街區發展服務中心,對商業“外擺”工作進行調研。湖濱街道供圖

“我們鼓勵商家在‘紅線’內對‘外擺’區域進行自由設計,但也會提醒其注意店內外風格的統一,要符合‘一場’之內的整體協調規劃。還有一些‘外擺’場景內會用到花箱和綠植來裝飾,我們也會提醒其注意維護管理。”結合實地走訪,連斌告訴人民網,一些在環境衛生、食品安全、經營規范方面存在風險隱患的商戶會被擋在“門外”。此外,按照商業特色街區等的整體定位布局,注重紅線內“允許開放區域”的高品質建設,深入研究打造“外擺空間”不同的消費場景。

眼下,講究小而美的露營風商業“外擺”,逐漸成為店鋪的流量加持神器。人民網發現,在一些西餐店、咖啡店門前,散落著幾頂帳篷和桌椅,各種露營周邊器材和咖啡器物吸引著不少年輕人。

“營造氛圍的同時,應更加關注安全性。考慮到露營主題,一些商家會在戶外設置卡式爐等明火裝置,存在安全隱患,是不被允許的。另外,在帳篷的尺寸上也有要求,太高或者佔地太大都不符合標准。”連斌說。

商場內的商業“外擺”區。湖濱街道供圖

增設商業“外擺”,意味著商家經營范圍的擴大、與消費者互動的增強,也意味著管理難度的提升。連斌表示,更多問題還需要在實踐中發現和解決,例如部分有外擺需求的商家屬於街道轄區范圍,但並不在新政劃分的清單中,是否可嘗試申請?再例如,一些商家沒有“外擺”需求,其區域是否可分配給其他餐飲商家使用等,這些問題都需要付諸精細化的末端治理。

開設商業“外擺”為餐飲商家招攬人氣開辟了重要途徑,不過隨之而來的,是對城市管理提出的更高要求。在溫州大學法學院行政管理系副主任戚學祥看來,商業“外擺”本質上是放活地攤經濟的具體舉措,規范、適度的商業外擺,一方面可以營造良好的商業氛圍和商店特色,另一方面也可以緩解部分商品緊張的空間結構,因此,不僅杭州,全國多地都在探索。

“商業‘外擺’要有規劃,要學會借鑒,而不是一擁而上、一哄而散。特別是商業發達的地區,要對標國內外做得好的案例,在旅游勝地、網紅打卡地進行特色化擺放。”戚學祥表示,商業“外擺”是一種柔性管理,容易因管理者標准不一而導致商戶相互比照,引發糾紛。同時,也容易造成“惡意”擺放,堵塞公共交通,造成公共隱患。因此,商業“外擺”切忌放任自流,還須加強規劃、引導、宣傳和治理等多方面的工作。

【往期報道】

聚焦舊改:不好辦的難事這樣“辦好”

(責編:方彭依夢、康夢琦)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