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全國首批試點何以再創新?江蘇打造“幸福夜集”文明實踐新場景

楊維瓊
2023年08月11日08:46 | 來源:人民網-江蘇頻道
小字號

長達4米的《紅樓夢》剪紙,民間藝人自創自演的蘇北大鼓《紅色墜胡》,露天劇場播放的紅色電影,登灜老茶館的“曲藝小劇場”,騰飛書局的紅色經典讀書會……

江蘇是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全國首批試點、最早全域推開的省份,截至目前,全省已建成2.2萬余個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今年入夏以來,江蘇各地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點)等陣地,充分利用夜間群眾閑暇時段,創新開展新時代文明實踐“幸福夜集”主題活動,推動文明實踐在城鄉基層“活”起來、“熱”起來。如今,在“強富美高”新江蘇這幅畫卷上,“社會文明程度高”的標識更加鮮明。

宿城區“文明實踐四季行”文藝匯演現場。人民網 楊維瓊攝

宿城區“文明實踐四季行”文藝匯演現場。人民網 楊維瓊攝

賞“文藝”,在傳承中豐富精神生活

在宿遷宿城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一張4米長的剪紙《紅樓夢》長卷中,近三十個不同人物栩栩如生,面部表情、發型頭飾清晰可見,讓人不禁駐足觀賞。

“非遺隻有與時俱進,才能鏈接現在的年輕人。”宿豫區剪紙傳承人倪樹華說,早期剪紙大多以花鳥禽虫為主,受眾范圍小,如今融入了越來越多的現代元素,收到年輕人追捧。為此,他還經常組織剪紙公益培訓班,免費教青少年學剪紙。

人民網了解到,為進一步培育文明實踐活動品牌,宿遷市從2022年開始啟動“文明實踐四季行”活動,按照春之聲、夏之韻、秋之頌、冬之暖四個主題,鼓勵各地發揮特色文化資源、鄉土人才隊伍、活動陣地載體等優勢,放大文明實踐活動的社會影響。8月,宿遷全市各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將陸續開展298項“文明實踐集中活動日”重點活動。

讓文藝之花浸潤基層,在宿城區耿車鎮大眾村新時代文明實踐廣場百姓大舞台上,“鄉土情”文藝宣傳隊自排自演的笛子獨奏《我是一個兵》,二胡、薩克斯合奏《北國之春》,蘇北大鼓《紅色墜胡》等曲藝節目吸引了遠近的村民前來觀看。50多歲的李大爺說,自己平時不是在旁邊打籃球,就是來聽節目、看表演,“別看我們生活在村裡,我們精神生活可豐富著呢。”

耿車鎮黨委委員、宣傳委員倪李告訴人民網,大眾村結合群眾精神文化需求,匯聚民俗、非遺等本地特色文化,通過蘇北琴書、歌舞表演形式將傳統文化與時尚元素相融合,大力倡導移風易俗,不斷豐富群眾的精神文化夜生活,該村還在2020年獲評“全國文明村”。“真正是美了生態、富了口袋、變了風氣。”談及近年來村容村貌和村民精神面貌的變化,倪李忍不住感慨道。

江蘇是長江經濟帶和大運河文化帶的交匯點,黃金水道川流不息,千年文脈綿延不絕。在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各地通過組織戲曲演出、納涼晚會等群眾喜聞樂見的文明活動,挖掘、打造書寫歷史之美、時代之美、文化之美的藝術精品,進一步豐富基層群眾夏日夜間文化生活。

在蘇州,當地通過“博物館之夜、非遺體驗夜、歡樂文藝夜、蘇式時尚夜”等六大類文明實踐志願服務項目,積極探索文化傳承與文明傳播的融合路徑,點亮夜姑蘇,傳播新風尚﹔在鹽城,“文化夜市大篷車”進村入鎮,《千裡送京娘》《打神告廟》《趙五娘—別家》《呆哥背妹》《秦香蓮—琵琶壽》等經典劇目輪番上演﹔在徐州銅山,剪紙、面塑、馓子、石刻等20多項非遺項目在“非遺之夜”活動中集中展示,非遺新生代傳承人與游人現場互動﹔無錫江陰、鹽城射陽等地,引導“百姓名嘴”利用納涼晚會、戲曲演出間隙穿插“理論微宣講”,傳播黨的創新理論,解讀最近出台的惠民政策。

潘黃街道惠農網絡直播。人民網 楊維瓊攝

潘黃街道惠農網絡直播。人民網 楊維瓊攝

做“主角”,在互動中點燃文明實踐之火

“感謝直播間的觀眾朋友,現在給大家展示的是陽光玫瑰,今天拍下,明天就去園子裡摘了給大家發貨。”夜晚涼風習習,鹽城鹽都區潘黃街道新民村黨總支副書記劉程媛化身直播達人,在街道新時代文明實踐所進行惠農網絡直播。“產品主要來自鹽都區現代農業產業示范園,他們培育了一年四季可採摘的水果品種,我們在實踐所裡以黨建的形式幫助農戶售賣產品,一個星期至少有一次夜間直播。”劉程媛說。

一牆之隔的辦公區內,紅色故事宣講員商學峰正在宣講潘克、黃煒兩位烈士的紅色故事﹔棋牌室裡,小學生們三三兩兩在下象棋、圍棋……不論男女老少,都在怡然自得享受晚間時光。潘黃街道辦事處主任李一鬆介紹,街道整合了紅色教育基地、紅色大舞台、道德講堂、志願服務等資源,推動文明實踐與夜市融合,累計開展各類夜間文明實踐活動108場次。

為不斷延伸新時代文明實踐服務觸角,自7月中旬起,江蘇各地通過“政府搭台買單、群眾參與互動”的模式,一鍵啟動新時代文明實踐“夜模式”。鹽城市已累計開展各類夜間文明實踐活動1500余場次,探索打造了“登瀛老茶館紅色小劇場”“文化夜市大篷車”“星光納涼晚會”“公益電影 你點我放”“情‘淮’傳承 好戲連台”“反詐小鋪”等系列接地氣、互動強的特色活動品牌。

“有序排隊不插隊”“公共場所不喧嘩”……晚上7點,宿遷宿城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外的人民廣場上,“文明實踐不打烊 樂享鐘吾盛夏夜”群眾性主題活動文藝匯演正在進行,蘇北大鼓、男子群舞、女聲獨唱、相聲、快板等節目輪番上演,演出間隙還穿插了精神文明建設知識有獎問答。

吃完飯后帶小孩出來溜達的陳敏,一邊扇扇子,一邊指揮孩子搶答《宿遷文明20條》《人情新風‘宿9條’》的內容。她說:“這樣接地氣的文明實踐活動,給我們的夜間生活增添了很多樂趣,希望以后多多舉辦。”

而在徐州新沂,18個鎮(街道)結合群眾想看的、愛聽的節目,啟動全市納涼晚會演出活動,社區群眾自編、自導、自演,街坊鄰居、老人孩子都走上舞台,用身邊人演繹身邊故事。“納涼晚會的節目很精彩,非常貼近百姓的生活。”觀看完演出的居民任玲志說。

富起來的江蘇百姓,對生活品質有了更高要求。數據顯示,截至7月底,全省新時代文明實踐陣地累計開展各類活動13900余場。通過學習夜集、書香夜集、電影夜集、戲曲夜集、非遺夜集、健身夜集等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文明實踐活動,人們走出家門、走上舞台,享受多姿多彩的“夜生活”同時,優秀文化也正在以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浸潤到生活的方方面面。

(責編:孫鵬、王麗瑋)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