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亞運故事(56)
李順根:精雕細刻 喜迎亞運

家住杭州丁蘭街道的李順根年輕時是一名木工,年紀大了之后,木工便從他的職業變成了他的愛好。在李順根的工作室裡,放著許多杭州元素的雕刻作品,如六和塔、保俶塔、城隍閣等。
“大蓮花”木雕。人民網記者 張帆攝
得知亞運會將在杭州舉辦后,李順根便一直有一個念頭,“亞運會要在家門口開了,做個什麼為亞運獻禮呢?”在同協苑社區黨委書記謝振浩建議下,李順根最終決定,雕刻一座“大蓮花”(即杭州奧體中心體育場)。
“大蓮花”外形由28片大花瓣和27片小花瓣組成,這也是整個雕刻過程中最難的部分。“為了雕出等距離、大小一致的花瓣,我採用了剪紙板的方式制作。”李順根講解道,制作時,自己先將花瓣圖紙蒙在木板上,再順著輪廓一點點雕,鏤空多余的部分。
雕刻完成后,李順根還將主體固定在底座上,並在邊緣處樹立了一排排“路燈”,隻要按下開關,“大蓮花”便絢爛盛開。
杭州亞運會吉祥物木雕。人民網記者 張帆攝
作品完成后,李順根帶著它親自去了一趟“大蓮花”。“親身來到體育場裡,心情非常激動。”李順根說。同時,精益求精的李順根還表達了自己小小的遺憾,“可惜沒能早些來到體育場親眼看一看,現在這個木雕作品的頂部弧度還差了些。”
“杭州亞運會對每一個杭州人而言都意義非凡,我希望通過自己的雙手為杭州亞運增光添彩。”李順根說。
李順根正在制作木雕。人民網記者 張帆攝
往期回顧:
我的亞運故事(55)︱高爾偉:保障亞運污水排放的地下管網“體檢師”
我的亞運故事㊺︱袁明坤:構筑“無死角”網絡安防 為亞運鑄起“數字盾牌”
我的亞運故事㊵︱婁雨風:巧用“數字化” 為亞運保障工作提質增效
我的亞運故事㉜︱陳佳瑩:從G20到亞運會 西湖女子巡邏隊逐光前行
我的亞運故事㉔︱羅欣:從“運動員”到“教練” 為孩子種下“亞運種子”
我的亞運故事⑰︱鄭紅梅:“數字化”+“機械化” “紅旗班”高效保障亞運
我的亞運故事⑦︱周震:“的哥”英語小課堂為好客杭州“打call”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