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強產業主體 做實服務平台 做優信用服務
寧波慈溪農合聯“三位一體”織密農業服務網

“叮,叮……”9月6日一大早,寧波慈溪坎墩某果蔬農場負責人胡晶金打開手機,一條農事提示信息映入眼帘:“這兩天,大家可用嘧菌酯、精甲·咯菌腈等藥劑淋施草莓根莖及周圍土表,預防炭疽病、紅中柱根腐病,促進草莓苗根系生長,提高植株成活率。”
這條信息來自“坎墩草莓番茄群”,由當地農技員王旭強發送。“現在是草莓苗定植的關鍵期,王老師這條信息來得很及時。”胡晶金告訴記者,自坎墩街道農事服務中心投用以來,王旭強時常向他們推介蔬果新品種,推廣種植新技術,並在病虫害高發期前發布注意事項。
慈溪是全省首批農業社會化服務先行引領縣(市)之一,建有14家鎮級涉農綜合服務平台。近年來,慈溪推進生產、供銷、信用“三位一體”農合聯改革,形成具有慈溪特色的農業社會化服務模式。“慈溪加快健全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培育省級農事服務中心13家、省星級村級綜合服務社18家,建成市、鎮、村三級新型庄稼醫院‘一張網’。”慈溪市農合聯執委會負責人說。
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近年來,慈溪市農合聯強化黨建引領,探索組織聯建、資源聯享、服務聯動,開展“黨建引領品牌助農”系列活動,成立奮“豆”不止(菜豆)、“萬紫千紅”(葡萄)等產業黨建聯建組織。“黨組織牽線,農合聯搭台,專家解難題,新品種葡萄在村裡‘落地生根’,果農收入隨之穩步增長。”聊起產業黨建聯建組織帶來的積極變化,六塘南村黨總支書記葉江感觸頗多。
讓慈溪農戶享受到“五星級”農事服務的,還有產業農合聯。目前,該市農業主導產業已建立11家產業農合聯,帶動3萬余戶農戶增收。“有了‘慈農優選’農產品品牌和‘網上農博’平台,慈溪楊梅銷路進一步拓寬。”迪鋒楊梅專業合作社社長戚迪鋒介紹,在慈溪市農合聯楊梅產業分會推動下,梅農抱團發展,在楊梅種植、儲存、銷售等環節優化資源配置,使“老產業”煥發新活力。
慈溪深化信用合作,財政、銀行、保險、基金同向發力,持續完善農村金融服務。截至目前,該市農合聯會同慈溪某銀行開發了10余個專項貸款,共授信50億元,發放農戶小額擔保貸款22.3億元﹔推出楊梅降水氣象指數保險、西藍花訂單價格指數保險等新型農業保險產品。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