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亞運故事(78)
黃小明:為亞運健兒的榮耀時刻錦上添花
近日,杭州亞運會頒獎物資正式發布。頒獎物資共分三類:頒獎花束、頒獎托盤及頒獎台。
杭州亞運會頒獎花束。杭州亞組委供圖
特別的是,相較以往大型賽會,本屆亞運會的頒獎花束“碩果累累”,是首次加入了花器的頒獎花束。該花器是通過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東陽木雕制作而成的,由中國工藝美術大師、中國木雕藝術大師、國家級非遺東陽木雕代表性傳承人黃小明打造,將作為紀念品供獲獎運動員永久保存。
黃小明16歲入行東陽木雕,至今已有40余年。在此次杭州亞運會中,他負責“碩果累累”頒獎花束(花器部分)的設計與監制工作。截至目前,他和團隊已制作超7000個花器成品。
國家級非遺東陽木雕代表性傳承人黃小明手捧杭州亞運會頒獎花束花器部分(過程版)。人民網 方彭依夢攝
“東陽木雕作為中國四大傳統木雕之一,被杭州亞組委選中成為花器制作工藝,讓頒獎花束從一束簡單的鮮花變成了一個可以永久保存珍藏的紀念品。同時,它也承載了浙江作為工藝美術強省的傳統文化技藝。”最終定稿前,黃小明先后設計了十幾版方案,有立體吉祥物、小台屏等,最終選擇將南宋官窯花觚作為造型參考。
“我們最后還是選中了花觚的形式去設計,以展現宋韻之美。在花器中間位置,我們雕刻了杭州亞運會的文字標識。”黃小明介紹,作為本屆亞運會頒獎花束的一大創新,花器瓶口起伏的水紋取自浙江山水詩意的韻律之美,瓶口的亞運吉祥物造型則以活潑歡快的姿態慶祝勝利的喜悅。
黃小明正在雕刻花器。人民網 方彭依夢攝
“在花器上方我們加上了三個亞運吉祥物宸宸、琮琮和蓮蓮的造型。在吉祥物的制作過程中,充分融入了東陽木雕的各種雕刻技法和表現形式,比如頭部用的是圓雕,身子是浮雕,琮琮的紋樣則是陰刻的。”黃小明說。
據了解,該花器取材櫸木,質地較硬,但體積並不大,高18厘米,直徑8厘米,拿在手中非常輕鬆。看起來小巧精致的花器,技術含量可不低,制作工序有10多道,每一步都有講究。因此,要制作7000多個一模一樣、雕刻細膩的花器,並非易事。
“匠人要通過機床定型,完成粗加工、精加工,確保尺寸一致,再用手工精雕細刻,細化各個部位。”2023年初,50多位木雕師傅開始雕刻花器,歷經八個多月,目前,杭州亞運會所需的7000余件花器已基本制作完成。待正式開幕,它們將為亞運健兒的榮耀時刻錦上添花。
看起來小巧精致的花器,制作工序有10多道。人民網 方彭依夢攝
“在一場體育盛會中作為頒獎物資去呈現,這對於有著1400余年歷史的東陽木雕來說,是一次走向世界的好機會。”黃小明說,“衷心地祝願杭州亞運會圓滿成功,也期待東陽木雕能夠被更多人關注、了解和傳承。”
往期精選:
我的亞運故事(76)︱鄔家寧:錯峰建設,保障杭州亞運會順利召開
我的亞運故事(75)︱宋懋璗:從亞殘冠軍到亞運志願者 熱愛未曾離開
我的亞運故事(73)︱殷超:日行2萬步 保障亞運暢通無“堵”
我的亞運故事(70)︱宣學君:亞運會史上首套動態體育圖標這樣“出爐”
我的亞運故事(68)︱周穎:全民健身氛圍濃 在運動中迎接亞運
我的亞運故事(66)︱應海鬆 林飛飛:“帆船夫妻”攜手助推象山成為“帆船之城”
我的亞運故事(60)︱伍佳惠:從專業運動員到亞運會裁判 秉持初心不斷前行
我的亞運故事(59)︱曹向榮:助殘無礙 我的青春不止49.3℃
我的亞運故事(58)︱郭錦涌:用“詩情之筆”為杭州亞運會“上色”
我的亞運故事(55)︱高爾偉:保障亞運污水排放的地下管網“體檢師”
我的亞運故事㊺︱袁明坤:構筑“無死角”網絡安防 為亞運鑄起“數字盾牌”
我的亞運故事㊵︱婁雨風:巧用“數字化” 為亞運保障工作提質增效
我的亞運故事㉜︱陳佳瑩:從G20到亞運會 西湖女子巡邏隊逐光前行
我的亞運故事㉔︱羅欣:從“運動員”到“教練” 為孩子種下“亞運種子”
我的亞運故事⑰︱鄭紅梅:“數字化”+“機械化” “紅旗班”高效保障亞運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