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既要留住記憶,也要煥發活力

城市更新,寧波這樣“打好樣”

馮瑄、曹琳、廖鑫
2023年09月10日09:08 | 來源:寧波日報
小字號

城市更新,既要留住記憶,也要煥發新的生命力。

住建部日前正式發文,在全國推廣5個城市更新好經驗、好做法、好案例,寧波榜上有名。

作為東部沿海城市之一,寧波城鎮化率超過78%,城市開發建設已經從粗放型外延式擴張轉向集約型內涵式優化,從增量開發為主轉變為存量更新為主。

作為全國唯一的城市更新試點城市,寧波有哪些先行先試經驗,為其他城市的城市更新“打樣”?

設計先行

在寧波市鎮海區招寶山街道,天氣晴朗時,總能見到許多居民出門散步閑聊。然而,這裡曾經老舊的房屋、陳舊的設施難以滿足居民的需求。如何破題?2020年,招寶山街道開啟了轉型之路——結合自身實際,新一輪城市更新的探索實踐在全域展開。

“城市更新,設計引領是關鍵,我們要精細發力,利用設計手段延續歷史文脈記憶。”在寧波市城市更新辦相關負責人看來,寧波除了在總體層面上強調城市總體風貌導控,還要在區縣層面,銜接重點地區城市設計,讓街區畫像更明確,讓文脈記憶、空間能效得到延續和提升。

諸如寧波余姚市陽明古鎮·府前路歷史文化街區,強調歷史文化與消費文化的有機融合,引進並培育了大量老字號與非遺品牌。鄞州區中河街區,通過精細化城市設計,從建筑界面、交通組織、公共空間等方面,明確更新改造中的管控要求,並將其作為調整控規的條件之一。

值得一提的還有針對“全存量型”街區更新。寧波通過城市設計進一步整合空間資源、系統鏈接要素,完善15分鐘生活圈。比如江北區慈城古鎮以歷史風貌原真性為導向,將本土生活特色情境與古縣城文化休閑旅游相結合,提升古城風貌。

街區引領

街區是城市更新的最小單元,也是決定城市更新“成色”的重要因素。

寧波出台城市更新相關技術指引,構建反映街區建成環境績效的體檢指標體系,建立問題需求與存量空間精准匹配的更新項目庫,開啟更新項目推進的“加速度”。

與此同時,寧波還設立了街區更新專項補助資金,出台《寧波市城市街區更新實施方案》《寧波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專項資金管理辦法》等。統計數據顯示,2021年到2023年,對星陽街區、柳西河街區、招寶山街區等13個街區(社區)更新項目,市級財政獎補總額達3.47億元。

一系列政策賦能和源源不斷的“真金白銀”加持,換來的是寧波一批城市更新試點示范項目建設全面按下“快進鍵”,更新后的街區讓老百姓更宜居。

位於江北區甬江街道的壓賽堰片區,曾是遠近聞名的“城中村”,如今迎來3.0版本的城市更新,該街道疏通管網,全面降低該片區消防和道路安全隱患。聚焦路面積水、停車難、晾晒難等居民生活的“關鍵小事”,劃出停車位192個,重鋪排水管網。北侖區新碶街道星陽街區更新項目,聯動推進連片舊城改造與未來社區建設,盤活存量空間,社區活力得到重塑,惠及2400多戶居民。

引入“活水”

寂靜的夜晚,居民可以帶上家人走進青年社區,感受“燈塔音樂”的熱烈,或邀三五好友在小酒館小酌幾杯。作為全市首個青年社區,鄞州區十方·合勝青年社區是有名的網紅打卡地。

這片土地曾經是一片臟亂差的工業廠房。2021年9月,某股份經濟合作社在網上挂出了該地塊改造出租的招投標公告。在一眾競爭者中,以城市更新見長的寧波某商業管理有限公司勝出。一年光景,一期17畝低效用地已經蛻變為建筑面積1.6萬平方米的超級青年社區。

民營經濟發達的寧波,在城市更新這篇“文章”中,引入了更多社會資本“活水”。

以海曙區為例,為解決城市更新中資金短缺問題,城鄉有機更新基金應運而生,金融機構、房地產企業、建筑企業積極響應,一期總規模100億元,首次募集了20億元。

在實際的建設和運營中,寧波建立了以市、區兩級平台為主體的城市更新實施機制。突出運營前置,推進“規建管運”一體化聯動。比如,鎮海區庄市老街街區由兩家企業,按照“統一做地、多方建設、統籌運營”方式,推進庄市老街保護性開發建設。

此外,“國企主導+創新驅動”“市場主導+街道參與”“資產盤活+產業轉型”……更多的創新模式,旨在推動更新項目快速落地,如期建成,早日惠民。

(責編:葉賓得、王麗瑋)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