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民營企業發展再鼓勁
台州“民營經濟30條”有哪些亮點?

9月25日,《台州市促進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三十條措施》(以下簡稱台州“民營經濟30條”)正式發布。台州以發布會的形式對台州“民營經濟30條”進行解讀,並答記者問。
台州“民營經濟30條”,概括起來就是“1+5”,即圍繞“提振民營企業發展信心,進一步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這個總目標,提出了“加強民營企業要素保障、拓展民營企業創投領域、構建公平規范市場環境、培育壯大民營市場主體、優化民營經濟發展環境”等五個方面政策措施。
五個方面政策措施如何針對性促進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台州“民營經濟30條”有哪些亮點?這些措施將為民營企業帶來哪些切實的實惠與保障?
六大要素保障,為企業強信心、穩預期
聚焦“民營企業要素保障”,針對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預期不穩、信心不足、保障不夠等問題,台州“民營經濟30條”強供給、促提升,以要素的有力保障,不斷加固“穩”的基礎,加速集聚“進”的動能,為民營經濟健康發展“固本強基”。
比如,台州“民營經濟30條”明確提出,在產業基金方面,2023年—2027年,台州規劃新增產業基金項目投向民間投資項目的比重累計達到70%以上,政府產業基金投向民間投資項目累計金額佔總投資金額的比重不低於70%。
此外,在財稅、金融服務、人才用工、用地、用能用水等方面,台州“民營經濟30條”也提出明確措施,為企業發展提供保障。
“近年來,自然資源規劃部門立足自身職責,不斷加大對民營經濟發展的用地保障力度,連續六年供應工業用地過萬畝,總量居全省前列。台州‘民營經濟30條’的提出,進一步加大了用地政策支持力度。”台州市自然資源規劃局局長李震杰介紹,在用地方面,台州將通過加強空間規劃支撐保障、計劃指標保障、補充耕地指標保障,統籌新增用地和存量用地支持民間投資項目比重不低於70%。
“作為個體工商戶的‘娘家人’,市市場監管局依托全省首個個體工商戶綜合集成服務平台——台惠富,集成多項舉措,通過提供‘入市第一課’輔導、開展分型分類精准培育、推出多要素增值服務等,全力服務個體工商戶全生命周期發展。”台州市市場監管局局長沈雲才說。
五大領域支持,讓企業敢投、想投、願投
民間投資的活躍度是民營經濟發展的晴雨表,台州始終依托民營經濟發展的特色優勢,積極探索破解制約民間投資增長的瓶頸問題。聚焦“民營企業創投領域”,針對民營企業“不能投”“不敢投”“不願投”等問題,台州“民營經濟30條”從重大項目建設、企業科技創新、創業投資、盤活存量資產、加大政府採購對中小微企業支持力度等五個領域予以鼓勵支持。
比如,在民營企業科技創新領域,台州對經認定的上年度允許加計扣除研發費用達到100萬元以上且年增長15%以上的企業,按10%給予不超過200萬元的補助。對研發費用連續兩年超過2000萬元且上年度佔營業收入比重達到3%以上的企業,較前年增量部分按15%給予補助,最高不超過300萬元。
同時,台州“民營經濟30條”明確,投資機構投資台州引進5年內的人才創業項目或將投資的人才創業項目引進到台州5年內,投資額累計超過2000萬元的,按實際投資額的15%分5年給予投資機構最高1000萬元補助,對民營企業創業投資給予大力扶持。
“借助台州‘民營經濟30條’的發布,我們通過鼓勵民間投資參與基礎設施項目建設、支持民營企業開展資產盤活、建立健全‘四個定期’調度評估工作機制等方面,從政策角度為進一步向社會資本開放打開一個新的窗口,為未來引入民間資本提供推動力。”台州市發展改革委主任顏傳華表示。
六項政策創新,破除企業升級瓶頸
聚焦“民營市場主體”,針對當前民營市場主體轉型升級面臨制約因素等問題,台州“民營經濟30條”從支持民營企業開拓海內外市場、推動平台經濟規范健康發展、支持“個轉企”“小升規”、支持企業加快轉型升級、梯度培育產業鏈優質企業、推進小微企業園提質升級等六個方向加大政策創新力度。
“台州是開放型經濟大市,民營經濟是台州開放發展的主力軍。為進一步打通開放型經濟發展關鍵堵點,為民營企業‘走出去’發展提供支撐,這次政策明確支持出境參展拓市場、加大金融支持穩外貿力度、支持外貿轉型升級、支持企業‘走出去’發展,進一步加大了對民營企業增訂單、拓市場的支持力。”台州市商務局局長楊正敏說。
台州“民營經濟30條”明確,個體工商戶轉型升級為企業且投資主體不變的,可採用“直接變更”辦理登記。對首次上規且次年仍在庫的制造業企業,給予一次性6萬元獎勵﹔對具有帶動效應的5G融合示范項目,按5G網絡設備和軟性投入給予不超過20%、最高300萬元補助﹔對新增的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省級“隱形冠軍”企業,分別給予一次性100萬元、35萬元獎勵。
“優化中小企業發展環境,構建優質中小企業培育體系,是台州推動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舉措。本次台州‘民營經濟30條’專門提出推動企業轉型升級、培育產業鏈優質企業、推動小微企業園提質升級等支持條款。下一步,我們將認真貫徹執行相關政策,打造中小企業特別是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發展的全要素保障、全周期服務、全過程培育體系。”台州市經信局二級調研員林衛明表示。
同時,台州“民營經濟30條”還以“七不准、四機制”破除市場門檻,以系列務實措施為企業排憂解難,並將“四個定期”作為政策閉環,全力優化營商環境,切實助推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