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網台州市椒江區供電公司:數智化供電服務讓社區用電智慧又高效

近日,國網台州市椒江區椒東供電所台區經理胡聖杰通過手機“i國網”App,為某小區的電表箱建檔。胡聖杰和他的搭檔配合,現場操作后,將計量箱及相關設備的基礎信息等全部數據錄入“營銷作業現場平台”,該小區的217隻表箱及其中的計量設備正式進入“線上動態”管理。
隨著數字化、智能化升級,電能計量箱數字化建檔工作也正在電力行業全面展開。全面准確的計量箱運行檔案能夠反映該區用電情況等信息,對於電網開展反竊電、線損治理、日常運維工作至關重要。
自2023年7月開始,國網台州市椒江區供電公司積極推進計量箱數字化建檔工作,利用全面、准確的計量箱運行檔案數據,助力電力營銷專業工作高質量開展。隨著此次計量箱建檔工作的開展,現場工作人員也同步對計量箱接線及箱內電能表接線進行了核查並整改,及時糾正並杜絕因接線錯誤引起的電量異常、線損計算異常,還對計量箱鎖具、終端、表計封印也一並進行了核查和補缺整改,不斷提升供電服務質量和水平,讓電力服務更加智慧。此外,該供電公司紀委辦也參加了這次計量箱建檔工作,嚴格把關,抓實監督。
同時,進入迎峰度夏以來,國網台州市椒江區供電公司營銷部針對線損指標短板,加強線損精益化管理,大力推廣“一台區一指標”線損管理新模式,並聯合公司紀委辦深化反竊電專項行動,開展台區負損“清零”和高損治理工作,對長期“跑冒滴漏”台區進行動態歸零,助力線損管理成效上新台階,保障全社會用電安全。
前不久,在國網台州市椒江區供電公司椒西供電所的智能融合倉內,工作負責人張酉星掃臉進入后,快速地在貨架間穿梭。幾分鐘后,表計、表箱、線夾、驗電筆、絕緣手套等物資被一次性領取成功。
在以往,供電所工作人員需要進入三個倉庫、登錄三個系統、走三遍領料流程來分別領取表記、備品備件、工器具。智能融合倉基於“一平台(數供平台)一終端(i國網‘掌上數供’)”生產環境,將安全工器具倉、備品備件倉、三級表庫三倉融合,通過雲門禁認証、依托物聯網標簽技術和大數據分析進行管理,現在打通了三個系統,所有物資在融合倉可以一次性領用,審核流程可減少66%,上門響應時間可縮短近30分鐘。
供電所是打通供電服務“最后一公裡”的關鍵,更是新時期電力助共同富裕的最前端。智能融合倉的落地,能夠為基層班組人員有效減負,並提升椒江地區供電所搶修、裝表人員的響應速度,著力提升群眾滿意度。(蔡亞男、金子惠)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