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多措並舉推動項目建設提質增效

嘉興全力打造公路平安百年品質工程

譚嬌、仇嘉偉、黃顏艷
2023年11月21日09:03 | 來源:嘉興日報
小字號

  杭州灣跨海大橋獲我國建設工程質量最高榮譽魯班獎,錢江隧道及接線工程獲菲迪克工程項目杰出獎,嘉紹大橋榮獲國際道路聯盟全球道路成就獎……11月20日,記者從嘉興市交通運輸局了解到,近年來,嘉興持續發揮區位和資源稟賦優勢,以高水平交通強市建設為抓手,加快“公鐵水空”聯運樞紐建設,全力打造樞紐型城市取得亮眼成績。

  在工程建設方面,嘉興全方位加強項目建設標准化、標杆化“雙標管理”,全力推動公路建設向標准化、工廠化、裝配化方向發展,全力打造精品工程。蘇台高速公路南潯至桐鄉段及桐鄉至德清聯絡線(以下簡稱“蘇台高速公路”)(二期)項目列入浙江省加快推進交通建筑工業化試點項目,上部結構預制裝配化率達98%。“我們推動建立瀝青混合料工業化商品化生產基地,全面推廣項目自建拌和站工廠化及生產過程智能化模式。”嘉興市交通運輸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為實現瀝青路面施工全過程質量管控,嘉興在浙江率先建設公路瀝青路面質量數據中心,目前該系統建設已初步完成,4家社會化瀝青拌和站已完成設備數字化改造並接入相關數據。

  走進蘇台高速公路(二期)項目施工現場,初冬低溫天氣下,現場仍是一片熱火朝天的建設景象。當前,項目已全面轉入上部結構施工階段,橋面系施工是現階段的施工重點之一。“為確保工程質量,橋面鋪裝澆筑前,我們嚴格把控橋面清理、鋼筋網鋪設等工作環節,在攤鋪機攤鋪后,及時對混凝土表面進行磨光掃毛,保証平整度,並覆蓋洒水養生,使橋面達到‘內實外美’的效果。”在蘇台高速公路(二期)洲泉高架一號橋橋面系施工現場,項目現場施工負責人介紹。

  2023年以來,蘇台高速公路(二期)項目持續掀起“大干快上”建設熱潮,截至目前,項目已完成投資41.5億元,為年度計劃的92.2%﹔形象進度方面路基工程累計完成48.4%,橋梁工程累計完成58.1%,均超時序施工進度,跑出項目建設“嘉”速度。

  據悉,依托蘇台高速公路(二期)、市域快速路射線工程等項目,嘉興著力關鍵技術、設備等研發應用,全力打造品質工程。在蘇台高速公路(二期)、海鹽射線(一期)兩個項目建設“智慧梁場”,通過“物聯網+數據分析”技術,自動採集施工環節數據,實現全周期數智化監控,確保生產標准化、系統化﹔依托“浙路品質”監管平台,採用“電子圍欄+人臉識別”技術,對在建項目人員、設備進行動態管理﹔還在全省首創“石灰土路基施工全過程管控系統”,實現石灰土路基施工質量全流程可控。

  值得一提的是,嘉興將“雙碳”理念全方位融入公路建設各環節,積極打造綠色工程。嘉興具有水系發達、軟土地基廣泛的地域特色,在320國道等項目建設過程中,嘉興創新採用水袋預壓新技術工藝,消除傳統填土堆載施工工序多、后期卸載時間長、揚塵污染大等弊端。同時,通過對公路建設工藝進行改良,有效解決了廢棄土方堆積佔用大量土地及路基填料供應不足的兩難問題,相繼在錢江通道、320國道項目使用石灰土路基約150公裡,消納廢棄土方850萬立方米,節約工程造價近2億元。此外,蘇台高速公路(二期)跨京杭運河大橋在全省率先採用雙層鋼箱組合梁設計,不僅滿足景觀造型、環境保護等特殊要求,其工期也由傳統結構的12個月縮短至7個月。

(責編:葉賓得、康夢琦)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數字海洋產業匯聚“浙”片海
  數字海洋產業是推進海洋經濟高質量創新發展的重要探索。浙江,一個擁有豐富海洋資源和獨特海洋文化的省份,正積極擁抱數字化變革,通過“聚鏈而強”,進一步把握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新機遇,全力打造數字海洋產業的新高地。 一場盛會,撬動浙江數字海洋產業 今年10月底,一場以“聚鏈而強”為主題的數字海洋產業鏈合作大會在依海而生、向海而興的舟山召開。…
打造“最懂微短劇的地方政府” 杭州臨平底氣何在?
  近年來,網絡微短劇興起,成為一種新的網絡視聽文藝樣態,其以快節奏、高密度、強情緒的敘事特點受到了廣大觀眾的喜愛,已發展成為展現時代風貌、傳播主流價值的文化新窗口。 11月9日至11日,首屆杭州·微短劇大會在杭州市臨平區召開,這也是首個聚焦微短劇行業的全國性活動,旨在共同探討中國微短劇產業未來發展方向,並以此大會為載體,搭建促進網絡視聽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高端交易平台以及傳播展示微短劇作品的重要交流推廣平台。大會期間,相關政府部門負責人、網絡視聽領域專家學者及行業代表、影視企業頭部網絡平台負責人及小程序企業領域內青年人才約5000人次參會,分專題深入研討行業發展問題,並開展交流合作,為微短劇產業發展賦能。…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