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食”會友 “藝”起游運河
杭州臨平第十四屆大運河魚羊美食節舉行

一口鮮嫩多汁的紅燒羊肉再加上一碗鮮美充盈的甲魚湯,是杭州臨平人冬季暖胃的“標配”,也是舌尖揮之不去的“老底子”味道。11月17日,第十四屆大運河魚羊美食節暨大運河文化創意生活季在臨平區運河街道大運河1986文創園開幕。
開幕式現場,大運河新品美食“荷花鱉”、真空包裝的紅燒羊肉陸續亮相,還有18家紅燒羊肉優質商家被授牌。當天活動還發布了“非遺跨界邂逅文創”大運河文創新品,並同步啟動“東方炁”張肇達服飾藝術大賞、“運河·印象”主題畫展等活動。
作為大運河魚羊美食節的特色活動之一,大運河共富集市現場格外熱鬧。“魚羊節是我們每年最期待的,不僅能吃到特色的紅燒羊肉,還能看到腰鼓、高蹺、音樂節等表演。”站在大運河共富集市的攤位旁,來自運河街道的許阿姨開心地說。
此次大運河共富集市共設置了200余個攤位,內容涵蓋紅燒羊肉、地方美食、網紅小吃、潮流物件等。此外,集市上還設有多個公益宣傳攤位,涉及“掃黃打非”、垃圾分類、消防安全、全民閱讀、美麗城鎮、美麗鄉村等相關內容。
此次大運河魚羊美食節也正式拉開了魚羊美食季的大幕。據了解,整個魚羊美食季將持續到2024年3月,還將舉行“加油吧少年”大運河豐收季系列研學活動、“運味工坊”美食親子研學活動、草莓集市等。
2009年至今,大運河魚羊美食節已走過14年。在逐年擴大美食節規模的同時,運河街道不斷為其注入新的文化活力,實現了從“食”文化向“藝”和“游”文化的延伸。“我們以舉辦美食節為契機,推動以‘游’為核心的農文旅融合發展,通過開展魚羊美食節研學項目、推出美食美景‘打卡’鄉村旅游線路等方式,不斷走實鄉村振興新路徑。”運河街道相關負責人表示。
據悉,未來,運河街道將不斷豐富“鄉村文化+旅游+活動”的形式,全力推進三產融合,積極培育推動鄉村振興的強勁動能,助力實現共同富裕。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 數字海洋產業匯聚“浙”片海
- 數字海洋產業是推進海洋經濟高質量創新發展的重要探索。浙江,一個擁有豐富海洋資源和獨特海洋文化的省份,正積極擁抱數字化變革,通過“聚鏈而強”,進一步把握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新機遇,全力打造數字海洋產業的新高地。 一場盛會,撬動浙江數字海洋產業 今年10月底,一場以“聚鏈而強”為主題的數字海洋產業鏈合作大會在依海而生、向海而興的舟山召開。…
- 打造“最懂微短劇的地方政府” 杭州臨平底氣何在?
- 近年來,網絡微短劇興起,成為一種新的網絡視聽文藝樣態,其以快節奏、高密度、強情緒的敘事特點受到了廣大觀眾的喜愛,已發展成為展現時代風貌、傳播主流價值的文化新窗口。 11月9日至11日,首屆杭州·微短劇大會在杭州市臨平區召開,這也是首個聚焦微短劇行業的全國性活動,旨在共同探討中國微短劇產業未來發展方向,並以此大會為載體,搭建促進網絡視聽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高端交易平台以及傳播展示微短劇作品的重要交流推廣平台。大會期間,相關政府部門負責人、網絡視聽領域專家學者及行業代表、影視企業頭部網絡平台負責人及小程序企業領域內青年人才約5000人次參會,分專題深入研討行業發展問題,並開展交流合作,為微短劇產業發展賦能。…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