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加強美術理論研究,促進美術創作從高原邁向高峰(堅持“兩創” 鑄就輝煌)

王凱
2023年12月10日08:55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核心閱讀

  新時代主題性美術創作經驗的歸納總結,以及對創作現象的分析探討,已成為美術理論研究的“顯學”

  加快構建中國美術理論話語體系,是擺在理論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課題。這些年,越來越多理論工作者廓清認識,凝聚共識,為美術事業發展不懈努力

  美術理論研究的交流互鑒,能夠在展示和傳播文明之美的同時,彰顯中國藝術精神,幫助人們加深對彼此文化的理解和欣賞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不僅要讓世界知道“舌尖上的中國”,還要讓世界知道“學術中的中國”、“理論中的中國”、“哲學社會科學中的中國”,讓世界知道“發展中的中國”、“開放中的中國”、“為人類文明作貢獻的中國”。

  美術理論研究是促進美術事業繁榮發展的重要基石。新時代美術開放多元的語境,為美術理論研究帶來新的機遇與挑戰。眾多美術理論工作者從高處著眼,觀察發展新趨勢﹔從廣處用功,分析業界新現象,持續推進中國美術理論話語體系建構,發揮美術理論研究在堅定文化自信、指導創作實踐、引領審美風尚、促進合作交流等方面的重要作用。美術理論研究在實踐中拓進,促進美術創作從高原邁向高峰。

  聚焦主題創作

  助推新時代文藝高質量發展

  創作的深度與理論的涵養緊密相連。新中國成立以來,一代代美術理論工作者潛心學術,在探求藝術規律、賡續傳統文脈、引導創作實踐的道路上接力前行。如何推出更多彰顯時代氣象、觀照現實生活的美術佳作?離不開主題性美術研究成果的引導。

  近年來,中華文明歷史題材美術創作工程、國家主題性美術創作項目、“不忘初心 繼續前進——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型美術創作工程”等國家級美術創作工程和項目的實施,有力帶動主題性美術創作,也使相關理論研究走向深入,為健全新時代美術創作體系發揮積極作用。

  主題性美術創作研究隊伍不斷壯大。中國美術家協會成立國家重大題材美術創作藝術委員會,吸納一批具有豐富主題性美術創作經驗的名家,為加強主題性美術創作和研究提供支撐。在中央美術學院、廣州美術學院、廣東畫院等單位,“國家主題性美術創作研究中心”相繼挂牌成立,集聚專業資源和人才優勢,為主題性美術創作的概念研究、理論體系建設注入新動能。一大批青年美術理論評論工作者包括來自高校的青年學生,踴躍參與學術研討活動,積極發表理論文章、出版專題著作,透視主題性美術創作的時代語境、藝術生態、創新突破等,從青春視角展現主題性美術創作的學術傳統與當代價值。

  對近現代主題性美術創作的再研究,成為理論界的重要課題。中國美術家協會主辦的“史詩的圖像建構——黨史百年歷史畫創作與研究”學術研討會、陝西省美術博物館主辦的“紅色主題性美術創作”學術論壇等,均通過尋根溯源,引導聚力創新。尚輝《人民的藝術:中國革命美術史》、於洋《新中國主題性人物畫研究》等專著,則從文化學、歷史學、傳播學等不同角度,重新梳理、分析近現代美術史上的經典作品,深化對藝術創作規律的認識。

  新時代主題性美術創作經驗的歸納總結,以及對創作現象的分析探討,已成為美術理論研究的“顯學”。新時代主題性美術創作在語言手法、風格形態、藝術觀念上發生了哪些轉變?重大歷史題材創作如何彰顯時代特征?現實題材創作如何擺脫思維定式?圍繞主題性美術創作面臨的困難與挑戰,多個研討會陸續舉辦。比如,《美術》雜志社與四川大學聯合主辦“主題性美術創作的當代性”專題研討會、中國國家畫院主辦“新時代主題性美術創作的創新與突破”學術研討會等,通過創作工程組織者、創作者、理論研究者等不同視角,探討如何促生更多主題性美術佳作。

  堅定文化自信

  構建中國美術理論話語體系

  加快構建中國美術理論話語體系,是擺在理論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課題。這些年,越來越多理論工作者廓清認識,凝聚共識,為美術事業發展不懈努力。

  近期,多場重要學術活動相繼舉辦,在“把脈”中國美術大課題、新業態的同時,以前瞻性的眼光、學理性的總結,為美術事業健康發展提供必要理論支撐。例如,由中國美術家協會等單位聯合主辦的“全國美術高峰論壇”日前在成都舉行,邀請來自各大美術院校與藝術機構的百余名專家學者齊聚一堂,圍繞“新時代中國美術的話語體系構建”等話題各抒己見,全面展現美術理論研究的新動態、新成果。該論壇自2018年啟動以來,持續引導理論界開展基於當代中國美術自身發展現狀的理論問題研究,在助力中國美術理論話語體系建設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中國畫作為民族藝術的代表,彰顯中華美學精神,蘊藏獨特文化基因。當下,中國藝術傳統如何緊隨時代實現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成為美術理論研究的重要命題。在中國藝術研究院美術研究所主辦的“中國傳統畫學觀念與當代闡釋及運用學術研討會”上,專家們從傳統畫學的獨特性、時代性、個案研究三個層面展開學術交流,為構建當代中國畫學體系、推動中國畫創作提供指引。北京畫院舉行的“齊白石藝術國際研究中心”暨“傳統中國繪畫研究中心”學術工作年會,通過分析齊白石藝術的國際傳播與影響,分享中國古代書畫特別是園林書畫的研究成果,為中國畫研究貢獻了新視角和新觀點。

  如今,美術理論研究的影響力持續擴大。美術家協會、美術院校、美術館、畫院、研究機構等,繼承美術理論研究傳統,結合自身特點和實際情況,主動開展更具針對性的學術活動。越來越多專家學者認識到,在美術研究中,不能對外來美術評價標准“照單全收”、對專業術語“機械移植”,要深研中國文化特質和藝術傳統,體現中國美術特色。近年來,中國美術家協會撰寫《中國當代美術創作評價體系報告》,聚焦中國美術創作評價體系的歷史及其特點、中國當代美術創作評價體系存在的主要問題,提出建立中國當代美術創作評價體系的對策與建議。不少學術文章著力闡釋中國美術的獨特性,呼吁挖掘中國美術自身主體價值。這些實踐與反思進一步為中國美術理論走好自己的路奠定基石。

  開拓國際視野

  文明互鑒彰顯藝術精神

  美術作品是文明之美的重要載體。美術理論研究的交流互鑒,能夠在展示和傳播文明之美的同時,彰顯中國藝術精神,幫助人們加深對彼此文化的理解和欣賞。進一步開拓國際視野,增進與國外學者的交流互動,將中國美術放在世界文明百花園中進行比較研究,逐漸成為美術理論工作者的行動自覺。

  共建“一帶一路”承載著各國人民對共同發展的追求,也為美術創作研究開掘新空間。圍繞共建“一帶一路”倡議,中國國家畫院啟動“一帶一路”國際美術工程,中共甘肅省委宣傳部、甘肅省文化和旅游廳、甘肅畫院立足敦煌文化啟動美術創作工程,廣西文聯、廣西美協等啟動“一帶一路”主題美術創作工程,西安中國畫院繼“絲路文明·西安文脈”“百年歷程·紅色記憶”“關中長安·黃河新篇”三大重大題材美術創作工程后繼續開展“古城菁英·長安新顏”主題性美術創作工程……這些工程既生動展現“一帶一路”建設圖景、詮釋絲路精神,也將中國美術置於國際視野之中,促進中外美術工作者交流互鑒,豐富“一帶一路”主題美術研究內涵。

  走上世界舞台,方能洞察中國美術的歷史方位和學術定位。作為國際藝術研究領域的重要學術活動,第三十四屆世界藝術史大會2016年在北京的召開,既使國際藝術史學界更深入地了解中國,也使中國學者吸納了國外藝術作品展示與推廣、藝術遺產保護等方面的有益經驗。如今,中國北京國際美術雙年展業已成為國際上參展國家最多的美術交流平台,國際美術教育大會、廿一世紀藝術/教育圓桌會議等則成為跨界交流、啟迪智慧、促進合作的國際性學術盛會。近期,中央美術學院召開“美術史再出發——第十七屆全國高等院校美術史學年會”,在板塊設計上突破中外美術史、藝術理論之間的界限,增強了跨學科與跨文化的交流互動。學者們的報告中既有對傳統理論的反思,也通過具體案例研究展示對圖像的新觀看方式,呈現了全球化視角和跨文化研究方法。中國語言、時代主題與國際視野的交織,加強了中國美術理論研究與全球藝壇的關聯性。

  美術理論研究的大步邁進,反映出理論工作者著眼國家發展大局的文化定位,體現出在歷史研究、當代評論和理論建構方面的文化自信。持續加強理論評論建設,承揚中國美術理論傳統,探索美術創作規律,將有助於更好發揮主題性美術創作的作用,更好總結主題性創作組織和社會傳播等方面的新經驗,為擔負起新時代新的文化使命貢獻藝術的力量。

  (作者為浙江畫院理論工作室副主任)

  《 人民日報 》( 2023年12月10日 08 版)

(責編:艾宇韜、王麗瑋)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