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增強一體化意識,堅持一盤棋思想(大家談)

2023年12月27日08:08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不久前在深入推進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推進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是一篇大文章”,要求“增強一體化意識,堅持一盤棋思想”。本期大家談刊發4篇稿件,結合重點部署看落地成效,談意義影響,話長遠發展。

——編者

  以協同開放暢通循環

  上海浦東新區 謝衛群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長三角區域要積極推進高層次協同開放。”這一重要要求,為深入推進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增強了開放動能。

  近年來,長三角區域在對外開放的深度與廣度上不斷開拓。特別是今年,G60科創走廊九城(區)共赴上海進博會,召開高質量發展要素對接大會,共同謀劃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創走廊和重要創新策源地﹔“中老班列—G60號”發車,推進亞太跨區域資源高效流通和配置。長三角三省一市加強改革經驗互學互鑒和復制推廣,積極推進高層次協同開放,必能實現“努力成為暢通我國經濟大循環的強大引擎和聯通國內國際雙循環的戰略樞紐”的目標。

  從穩步擴大規則、規制、管理、標准等制度型開放,到深入推進跨境服務貿易和投資高水平開放,再到提升制造業開放水平,高層次協同開放內涵豐富。把握大勢,主動作為,長三角將繼續為建設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積累新經驗、探索新路徑。

  以體制改革增進合作

  江蘇南京 姚雪青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長三角區域要加快完善一體化發展體制機制。”強化制度保障,有助於推動一體化發展向更深層次更寬領域拓展。

  以科技領域為例,長三角三省一市在體制機制改革上共同發力、協作推進。在集成電路、生物醫藥、人工智能領域,江蘇已有9家科技企業在長三角一體化科創雲平台上找到企業和高校合作伙伴。江蘇省產業技術研究院自成立以來,一體化對接上海的創新資源,已布局建設企業聯合創新中心300多家。搭建平台,完善體制,科技資源要素就能在更大范圍實現暢通流動,讓各地發揮比較優勢、實現更合理分工。

  實踐充分証明,改革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強大動力,通過改革形成有效的體制機制是經濟社會發展的根本保障。以體制機制創新推動合作深化,長三角區域必能在“一體化”和“高質量”的軌道上行穩致遠。

  以系統思維優化治理

  浙江杭州 劉軍國

  長三角區域產業富集、城市密集、人口聚集,生態空間相對擁擠,資源環境承載壓力大。加強生態環境共保聯治,有助於三省一市不斷把生態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

  以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范區為例,自2019年11月揭牌成立以來,累計形成136項制度創新成果。示范區形成環保一把尺,4年來,地表水優Ⅲ類斷面比例從75%上升到96.2%。長三角區域生態環境保護工作之所以取得階段性成果,靠的是同心同向守綠護綠,靠的是協同推進綠色發展。深入推進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必須加強三省一市生態保護紅線無縫銜接,不斷增強各項工作的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

  生態環境治理是一項系統工程,既需要統籌發展和保護的內在關系,也需要統籌不同地方的發展實際和發展需求。堅持系統思維、全局謀劃,做足統籌協調的大文章,必能繪就美麗長三角的更新畫卷。

  以創新協作提升效率

  安徽合肥 田先進

  如何實現鏡面位移的精准測量,曾是困擾安徽見行科技有限公司的技術難題。在安徽省科技廳的幫助下,該公司與江蘇南京一家研究所聯合攻關,成功突破技術瓶頸。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統籌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長三角三省一市科創資源富集,產業發展興旺,做好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統籌工作,能更好實現“1+1+1+1>4”的發展效果。比如安徽蕪湖、宣城等城市先后在上海建設“科創飛地”,形成“研發在上海、成果轉化在安徽”的創新模式。從實踐看,促進創新鏈、產業鏈、人才鏈、資金鏈協同融合,就能促進要素實現跨區域快速流動與高效配置。

  統籌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需要構建以需求為牽引、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深度融合的技術創新體系。讓越來越多的科技創新成果從“實驗室”走上“生產線”,長三角一體化高質量發展將不斷打開新局面。

  《 人民日報 》( 2023年12月27日 05 版)

(責編:孫鵬、王麗瑋)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