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張霽明領銜攻關——

毫秒級修復 自動化運維(工匠絕活)

人民日報記者 竇皓
2024年01月04日08:13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張霽明在調試電網特種作業機器人。
洪浩哲攝

  【絕活看點】

  從事電力行業20多年,張霽明帶領團隊開展技術攻關,先后取得“電網室內智能檢修機器人”“變電站監控信息自動驗收工具”等6項科技創新成果,牽頭建成“毫秒級”光纖差動分布式饋線自動化系統,曾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浙江最美工匠”等榮譽。

  晚上8點48分,浙江省寧波市鄞州區發生電網故障,區域內商務樓宇和居民小區面臨失電風險。此時,饋線自動化系統迅速發現故障,自動查清故障位置,自動遠程遙控開關,0.159秒后,便完成對故障區域的隔離工作。一眨眼的工夫,故障清除,居民用電未受影響。

  “以前,一條供電線路出現故障,線路上所有用戶都要受到影響,得用幾十分鐘才能恢復。”國網寧波市鄞州區供電公司調控中心自動化運維班班長張霽明說,“現在,線上任意一個點出現故障,配電自動化系統可以讓一條供電線路自動將負荷轉供至其他供電線路上,在較短時間內把故障點孤立起來。”

  如今,寧波鄞州配電自動化系統累計成功接入617條線路、1963個開關站,實現了核心城區配電自動化全覆蓋,將城市供電可靠性提高到近100%。張霽明便是這套自動化運維系統的主要建設者。

  初見張霽明,他那稍顯磕絆的口齒以及耳朵上的助聽器,引起了記者的注意。由於幼年時的醫療事故,張霽明雙耳失聰,一直靠助聽器與外界交流。2001年,電力自動化專業本科畢業的張霽明進入鄞州供電局,成為一名檢修工。當時,鄞州正在進行變電站無人值守自動化改造。施工時,張霽明每天與廠家人員一起工作,全程參與安裝、維修、測試等環節,將全區38座變電站系統中成千上萬條數據熟記於心。

  后來,張霽明被調入鄞州供電局調控中心運維自動化主站,成為一名技術人員。那時,電力監控系統中的設備故障信號有10萬余條,可張霽明隻需看上一眼,就能迅速判斷出故障部位和故障原因並給出處理辦法。

  2010年的一個台風夜,又一次接到調度故障求助電話的張霽明,因為路上積水無法立即前往支援。“一個人能力再強,也有局限。”張霽明意識到,改良調度自動化系統勢在必行。

  如今,故障隔離與用電恢復時間已經從“小時級”縮短至“毫秒級”,系統已經更迭了6代。每一代系統從服務器安裝、交換機配置到滿屏櫃上的接線,張霽明都全程參與搭建。此外,他還自學了計算機編程、數據庫和通信規約等專業知識,並通過開發應用工具,解決了電力調度自動化系統在台風、雷雨、高溫等惡劣天氣下遙信誤報對電網監控干擾的技術問題。

  “系統實現了自動化調度,但排除故障依舊要花費大量時間。如果可以用機器人實現自動巡檢就好了。”張霽明又有了新目標。他帶領團隊經過4年潛心研究,推出了電網特種作業機器人:綠色的“大眼睛”能夠迅速掃描識別配電櫃內裝置面板燈狀態,靈活的“手指”能夠精准按動裝置面板按鈕,查詢告警記錄、重啟裝置。它還可以實現自主定點完成設備巡檢、故障配件更換等10多項作業,精度誤差能控制在0.02毫米之內。

  20多年的工作經驗,讓張霽明成為行家裡手,但他始終保持著勤奮刻苦的工作態度。徒弟徐定康對此深有感觸:“饋線自動化建設的關鍵期,師傅經常加班到凌晨。最苦最累的活兒,他也總是主動攬下來。”

  2017年,張霽明牽頭組建了工匠人才創新工作室,還根據多年的技術經驗,出版專業書籍,幫助運維班的員工快速成長。“踏踏實實從基礎干起,不怕吃苦,在實踐中思考和總結,才能把工作做好。”張霽明覺得,技術總是會持續更新,要不斷學習,方能與時俱進。

  張霽明的辦公桌上,放著一個藍色文件夾,裡面裝滿了A4紙大小的工作便簽,上面密密麻麻寫滿了每天的工作事項。十幾年下來,便簽寫了4000多張。漆黑的夜幕下,張霽明辦公室的燈還在亮著﹔一切忙完,街頭已是燈火通明。看著萬家燈火,張霽明說,他的心頭暖融融的……

  《 人民日報 》( 2024年01月04日 07 版)

(責編:艾宇韜、王麗瑋)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