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東鑒湖春行

潘虹
2024年04月15日08:17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三月江南煙雨,雨絲細膩纏綿,在屋檐下織成一張偌大透明的雨帘。門前東鑒湖水波光粼粼,在春雨中蕩漾開一圈圈的水紋。我是“家在江南煙雨裡”,看的是“水是眼波橫,山是眉峰聚”的秀麗山水,聽的是“聞君與琴鶴,終日在漁船”的漁人長歌,賞的是“鑒湖水如月,耶溪女如雪”的人文風光。

  小時候,鄰村的鄉人在白塔洋摸了河蝦,搖船到老街河埠頭叫賣。媽媽聞聲趕去,買一碗河蝦給我吃。青灰色的蝦殼又薄又透,鍋裡煮水加點鹽,河蝦入水一汆就能吃。蝦肉很筋道,味道鮮甜,簡直是人間美味。陶堰老街臨河,兩岸是平整的農房,門面窄,樓層低,一樓一底最高兩層。沿著老街往東走是馬路菜場,漁民擺開陣勢,盆子裝七八分水,各色河鮮在盆子裡逐水嬉戲。漁民大多是本地村民或者鄰村人。他們號開嗓子:“鯽魚、鰱魚、胖頭魚,昂桑、土步、河蝦,阿公阿嫂都來看看,剛捕上來的,新鮮,便宜……”老街便在這人間煙火意趣中醒過來了。

  媽媽買了三兩河蝦,領著我過了橋,在橋腳買半斤挂面。媽媽叮囑我叫人,我怯生生地叫賣面的姑娘“挂面阿姨”。她家的面最好吃,有嚼勁,能儲存好久。晴好的天氣,我總能看到“挂面阿姨”忙碌的身影,揉面、打面、拉條、晾晒……每一步,她都認認真真做到極致。一串又一串潔白的挂面晾在支架上,日光碎金,在挂面上一蹦一跳閃爍。

  二十年過去,我重回老街,沿街的老房子改造煥新。古朴溫潤的木質風格,保留舊房的原貌,煥發江南枕河的底蘊。春雨停歇,陽光破開陰翳,步行的人身上出了一層薄汗。走到橋腳,陽光輝映下,懸挂整齊的挂面像一幅幅白色紗幔,散發著清雅朴實的麥香。挂面店依然營業,隨著網絡發達,自媒體蓬勃,當年的“挂面阿姨”如今成了老街挂面手工藝人,六十年手工挂面工藝傳承,是村鎮共富的一張金名片。

  沿湖信步,吹面不寒的楊柳風,吹開了千畝如詩如畫的油菜花浪。2016年6月起,浙江紹興籌建鑒湖國家濕地公園,傳承弘揚鑒湖歷史文化,保護生物多樣性,讓鑒湖這顆浙東唐詩之路上的璀璨明珠重生再現。“一部全唐詩,半部在鑒湖”。如今的東鑒湖,面積約為五十多平方公裡。水面煙波縹緲,從吼山至陶堰的涇口大橋,尤其以百家湖、白塔洋兩處水面最為開闊,浩浩湯湯,橫無際涯。舉目遠眺,大有銜遠山、吞鑒湖之感,令人胸中激蕩,隻想把酒臨風。

  一個東鑒湖,一年四季可游覽。三月春季賞玩,田疇交錯,水陌縱橫,滿畈滿田的油菜花,絢爛的黃大片大片地綻放,行走其間,花香扑鼻,蝴蝶嬉戲。東鑒湖是鮮活的,它不在深山,到處是落落大方的美景,耳邊是市井百姓的生活。鄉音再熟悉不過,打聽一下哪有好吃的,我們便去潯陽村,找尋“陶堰八味”。我最喜歡的白塔洋河蝦有了新的名字——白塔精靈。俗話說水活蝦好,蝦好不好,考驗的是東鑒湖的水質。春季魚兒繁衍生息的時節,為了保護好生態,當地專門成立了護魚小分隊,勸阻非法捕魚行為,禁止使用地籠、蝦籠等捕魚工具。

  老街漫步,東鑒湖春行,清澈的水,粉牆黛瓦的枕河人家,開門見水,出門坐船。就這樣,人守著湖,湖陪著人,千年來相依相伴,相守相親,不改舊時波。

  《 人民日報 》( 2024年04月15日 20 版)

(責編:孫鵬、王麗瑋)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