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中國濕地博物館煥新歸來:了解濕地 親近自然

2024年04月27日09:09 | 來源:人民網-浙江頻道
小字號

人民網杭州4月27日電 (方彭依夢)經過半年的閉館改造提升,今天,中國濕地博物館以嶄新面貌重新開放。自2009年11月正式開館以來,中國濕地博物館一直是公眾了解濕地、親近自然的重要場所。據了解,此次改造提升,旨在進一步豐富展覽內容,提升參觀體驗。

改造提升后的中國濕地博物館有哪些亮點?一起來看!

中國濕地博物館。人民網 方彭依夢攝

中國濕地博物館。人民網 方彭依夢攝

展陳空間煥然一新

今年是中國濕地博物館開館15周年。此番改造后,中國濕地博物館的展陳空間煥然一新。展廳面積由7800平方米擴展至8500平方米,展覽空間更加寬敞,布局更加合理。此外,輔以更加豐富的展覽內容以及更先進的展示技術,將帶給市民游客更好的參觀體驗。

更新后的展覽空間主要包括走進濕地廳、濕地萬象廳、隻此西溪廳和濕地洞天沉浸式數字展廳,另設2個專題展廳,目前分別展出“碧海繁花”珊瑚文化展以及“心域綠洲:影像中的自然庇護所”攝影展。

經過改造提升,博物館的展覽空間更加寬敞。人民網 方彭依夢攝

經過改造提升,博物館的展覽空間更加寬敞。人民網 方彭依夢攝

位於博物館一樓的走進濕地廳,這裡主要向公眾介紹濕地的定義、類型、功能和全球濕地的分布情況等,使公眾對濕地形成初步的認知。濕地是地球上最重要的生態系統之一,了解濕地尤為重要。通過展廳介紹,公眾可以直觀了解濕地的重要性,更深刻認識到濕地保護的緊迫性。

同樣位於一樓的濕地萬象廳,從濕地生靈和濕地萬象兩部分展示中國不同類型濕地的自然景觀和生物多樣性,包括沼澤、河流、湖泊、濱海、人工等濕地生態系統,以及棲息在濕地中的動植物。

值得一提的是,該展廳除了有眾多動植物標本,還新增了兩爬活體展示區。走近展廳中的兩個生態缸,可以看到雙冠蜥和綠雨濱蛙的生活狀態。

展廳內展示的綠雨濱蛙。人民網 方彭依夢攝

展廳內展示的綠雨濱蛙。人民網 方彭依夢攝

“看!這隻雙冠蜥正在晒太陽。”中國濕地博物館科普顧問李太寬介紹,“根據展陳要求,我們嚴格挑選了幾種適合展出的濕地生物進行展示。每個生態缸都是一個小的生態系統,缸內設置了大量裝置,如噴淋、燈光、排風等設備,以確保盡可能模擬熱帶、亞熱帶的叢林景觀,從而更好為公眾展示濕地生物真實的生活環境。”

針對展示的濕地生物,工作人員將定期喂食、清理生態缸內環境,對相關設備進行維護。

博物館二樓的隻此西溪廳,以杭州西溪濕地為重點,展示其獨有的自然景觀和文化特色。通過參觀,觀眾可詳細了解西溪綜合保護工程的前世今生,領略城市濕地的獨特魅力。

據博物館工作人員介紹,在策劃該展廳時,博物館專門聯系了西溪原住民,記錄下他們與西溪的回憶。比如當年從西溪拆下來的老石板,就保留在該展廳中。

展廳內展示的西溪傳統漁事工具。人民網 方彭依夢攝

展廳內展示的西溪傳統漁事工具。人民網 方彭依夢攝

數字化賦能沉浸體驗

這次新改造的展廳裡,最大亮點要數位於博物館負一層的濕地洞天沉浸式數字廳。通過數字化展陳手段,在展廳內的360度互動數字展前,觀眾可以不同視角深入了解濕地,當靠近屏幕時還會觸發不同的互動。

360度互動數字展。人民網 方彭依夢攝

360度互動數字展。人民網 方彭依夢攝

不僅有互動,更有頂尖的沉浸感體驗。展廳內一幅長達32.5米的180度巨幕投影,科技感十足。通過巨幕,觀眾可觀看影片《生靈之境》,該影片講述的是濕地與文明的鏈接,每一幀畫面都非常震撼,相當於在看IMAX電影。

在巨幕的另一側,由270個二維碼組成的巨幅藝術裝置引人注目。據了解,每一個二維碼,都是一則已滅絕生物或瀕危生物的檔案,觀眾可以拿出手機掃描調取該檔案。

全新年輕力活動企劃發布

今天,中國濕地博物館2024年輕力活動企劃也正式發布。

據了解,全新啟航的濕地博物館正積極打造國際生態文化交流空間陣地,通過全球生態對話框、科技探索奧德賽、文化藝術共鳴場、社區生態融合帶四大板塊,包含Xixi Talk對話節目、“塑鳥集”自然文創集合店、“轉角博物館”、城市裡的小小濕地農場、博物夜學等,帶來更多有趣的創新嘗試,不斷推動構建“自然——公共”關系的良性互動和開放格局,打造全域生態博物圈,為生態文明建設提供小微落地方案,共同關注地球的未來。

城市裡的小小濕地農場。人民網 方彭依夢攝

城市裡的小小濕地農場。人民網 方彭依夢攝

接下來,中國濕地博物館將不斷推出跨界融合項目,讓不同年齡層的公眾都能在這裡找到適合自己的活動。

此次與展廳同步亮相的還有全新升級的中國濕地博物館logo,它以更加現代和簡潔的設計語言,融合了博物館獨特的建筑外形及濕地“水”元素,象征著博物館與濕地環境的緊密聯系和對生態平衡的追求。

“此次改造提升不僅是對博物館自身展陳和服務的一次提升,更是對公眾濕地保護意識的一次喚醒,這裡將成為更專業、更有趣、更開放的綠色知識共享空間。”中國濕地博物館館長章丹紅表示,未來,全新升級的中國濕地博物館將繼續通過更多元的主題展覽、科普教育、文化研究,致力於支持濕地保護的目標,達成傳播、能力建設、教育、公眾參與及意識提升等方面的願景和使命。

(責編:艾宇韜、康夢琦)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首過三峽!萬噸江海直達輪挺進長江上游
  人民網舟山4月24日電 (方彭依夢)伴隨著一聲鳴笛,今天中午,裝載著5400余噸進口大宗貨物的新型江海直達船“創新5”緩緩駛離寧波舟山港老塘山5號碼頭,通過江海直達運輸方式,經由三峽,前往重慶港。 4月24日,新型江海直達船“創新5”駛離寧波舟山港老塘山5號碼頭。舟山市港航和口岸管理局供圖 人民網浙江頻道從舟山市港航和口岸管理局了解到,此次航行是舟山至重慶江海直達航線首航。…
浙江杭州:“文化中國行”浙江主題宣傳活動啟動
  人民網杭州4月23日電 (陳陸洵)今天下午,來自中央及省級媒體、行業類媒體代表的記者們走進杭州西泠印社,標志著由中央宣傳部組織的“文化中國行”浙江主題宣傳活動正式啟動。 活動期間,記者們將分為“杭州—麗水—衢州”“杭州—紹興—湖州—嘉興”兩條線路調研,先后深入杭州市橋西歷史文化街區、麗水市龍泉西街、紹興市崇仁古鎮老街等調研點位,多維度立體式報道各地各部門推動文化傳承發展的生動實踐和創新經驗,反映新時代人民群眾高品質文化生活和美好精神追求,挖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具有當代價值的文化精髓和具有世界意義的精神標識,展示我國豐富的歷史文化遺產和中國道路的深厚文化底蘊。據悉,此次“文化中國行”浙江主題採訪活動持續至4月26日。…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