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調動多方力量、提供多樣服務,浙江溫州——

共建書房 共享書香

人民日報記者 竇瀚洋
2024年05月08日15:22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圖為溫州市民在龍舟公園城市書房內閱讀。
陳成義攝

  不用專程跑到4公裡外的溫州市圖書館,步行5分鐘就能到達城市書房,浙江溫州市民王優慧如今在家門口就能樂享閱讀,還能體驗到各種文化活動。

  王優慧常去的這家書房名為“龍舟公園城市書房”,位於溫州市甌海區的龍舟公園內。路過龍舟競渡黃銅雕塑,沿著河岸綠道前行,書房就在曲徑通幽處。

  走進以“體育競技+龍舟文化”為主題的城市書房,內部設計融入大量龍舟競技元素。中間一張10米長的書桌由舊龍舟船板制成,龍舟、紙鳶等裝飾隨處可見,還設有龍舟體育書架專區,體育元素與龍舟特色相得益彰。“坐在這裡看書,有時能隱約聽見附近水上訓練基地傳來的龍舟號子聲。”王優慧說。

  “溫州有悠久的龍舟文化,也是杭州亞運會的龍舟比賽舉辦地,在龍舟公園裡打造龍舟主題書房很有意義。”該城市書房負責人金凱說。

  在金凱看來,城市書房作為一種新型文化空間,不但要提供閱讀服務,更要延伸文化服務。“書房開放至今累計舉辦了30多場特色龍舟文化體驗活動,包括創意手工、龍舟彩繪等,讓大家在互動中感受龍舟文化。”金凱說。

  城市書房的成功運營,離不開多方參與。金凱介紹,建設之初,溫州市龍舟協會成員自籌80多萬元用於場館建設,屬地街道提供公園內閑置房產免費使用,溫州市龍舟協會專班負責日常管理﹔甌海區文化和廣電旅游體育局、溫州市圖書館提供書籍採購、活動組織策劃等指導。

  “我們還積極調動社會力量,引進咖啡館,定期招募志願者,協調組織專家、學者舉辦文化活動,不斷完善城市書房的功能與服務。”金凱說,這裡不僅配備了雨傘、充電器等日常物品,還有溫州市圖書館統一配備的數字化聽書設備。

  歷經10年發展,溫州已開放156家城市書房,並在拓展閱讀空間的同時,體現不同地域的文化特色。為擴大服務范圍,溫州市按照“由政府主導、社會力量參與,全民共建共享”的模式指導城市書房建設。溫州市圖書館館長張啟林介紹,城市書房建設布點充分考慮人口聚集、交通便利、服務半徑、周邊環境等因素,同時將其納入圖書館總分館體系,進行統一管理,與溫州市圖書館實行數字資源一網通、文獻借閱一卡通、借還一站通服務,確保各城市書房有穩定充足的閱讀資源。

  自2015年起,溫州市政府連續多年將城市書房建設列入政府民生項目,頒布實施《溫州市城市書房建設和管理辦法》《溫州市城市書房扶持補助辦法》等文件,進一步規范了城市書房的建設、服務、考核等。如今,溫州不僅建成一批凸顯本地文化和特色的城市書房,還延伸向車站、機場、景區等場所,推動公共文化服務標准化、均等化,讓文化發展成果惠及更多人。

  《 人民日報 》( 2024年05月08日 13 版)

(責編:艾宇韜、康夢琦)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