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寧波江北:實施“高校院系聯村”行動 壯大現代“新農人”隊伍

2024年05月14日15:54 | 來源:人民網-浙江頻道
小字號

“我也算得上是‘新鞍山人’啦!”近日,位於寧波江北區洪塘街道鞍山村的雲上鞍山·共富工坊迎來了一位“00后”工坊管家助理。來自浙江工商職業技術學院的在校學生徐靜依不僅負責打理共富工坊的各項事務,還隔三差五在村裡採風,幫村民的農家樂提升宣傳“出謀劃策”。

2024年寒假,徐靜依到鞍山村開展社會實踐,在雲上鞍山·共富工坊內,協助直播帶貨,首播當天就實現了近千元成交額。“我之前就接觸過直播,經常幫著帶貨家裡的家具。來了鞍山之后,看著一筆筆賣出去的農產品訂單,心裡真的很有成就感。”徐靜依笑著表示。在村民眼裡,這位“小年輕”就是名副其實的“直播達人”,帶著村民們“涉足”直播領域,不斷豐富直播間產品,從起初單一的農產品擴充到民宿下午茶、非遺文創產品、鄉村紀念品、景區門票等各種特色商品。“年輕人有很多奇妙的想法,給工坊的建設發展提供了全新的思路,也給鞍山帶來了青春的氣息,吸引了更多像他們這樣的‘新農人’投身鄉野,讓村庄也變得更有活力了。”雲上鞍山·共富工坊主理人張小晨表示。

徐靜依在直播帶貨。江北區委組織部供圖

徐靜依在直播帶貨。江北區委組織部供圖

如何把大學生的奇思妙想,變成推動鄉村發展的“智慧寶典”?江北區緊扣“三支隊伍”建設要求,充分利用好前洋雲上直播共富工坊、雲上鞍山工坊等省級示范平台,創新實施“高校院系聯村”行動,與寧波大學、浙江工商職業技術學院、浙江紡織服裝職業技術學院等高校資源聯系,通過校地黨組織黨建聯建、成立大學生鄉村實踐基地、村庄發展項目合作共育的方式,不斷引導大學生畢業設計進村、實習實踐進村、創新創業進村,讓更多年輕人成為“新農人”,奔赴到鄉村振興的創業沃土中去。

如今,依靠農家樂起家的鞍山村,已經開發出了田園營地、戶外徒步、咖啡酒館等多類農文旅融合新場景,打造出了“哇哦安山”“安山人文聚落”“安嶼人文民宿”等六大特色農創品牌,300多位村民在“家門口”實現創收致富,探索形成了“直播流量”變“共富能量”的新模式。同時,鞍山村依托“導師帶學生、學生帶農戶”的“三級幫帶”機制,還累計培育了20名既拿得起鋤頭、又玩得了鏡頭的“農民主播”。

浙江工商職業技術學院的應屆畢業生帶著自己的作品向鞍山村“共富工坊”及共富合伙人進行路演匯報。江北區委組織部供圖

浙江工商職業技術學院的應屆畢業生帶著自己的作品在鞍山村進行路演匯報。江北區委組織部供圖

前不久,浙江工商職業技術學院傳播與策劃專業的90名應屆畢業生還將村庄“做”進了自己的畢業設計中,帶著自己的作品向鞍山村“共富工坊”及共富合伙人進行路演匯報。“這場寫在我們鞍山大地上的畢業作品實踐,既打開了鞍山品牌的流量,又基於校地合作新模式,促進了我們鞍山人才和產業的‘雙更新’。我們都已著手對路演選出的6個優秀作品進行了推廣,會盡快讓它們發揮實效。”鞍山村黨總支書記鄔明忠表示。

接下來,江北區將迭代深化“高校院系聯村”行動,加強與高校的聯系對接,打造中外合作交流基地,拓寬外籍學生和教師資源,引導他們在村庄發展、致富經驗、資源共享等方面建言獻策、貢獻智慧,更加集聚一批有情懷、有技術、有資金的大學生深耕鄉村振興沃土,茁壯成長為鄉村共富路上的現代“新農人”。“我們將持續加強‘三支隊伍’建設,堅持系統引才、重塑育才、因地用才、服務護才、激勵留才,用好用活大學生這些‘鮮活力量’,為黨建引領鄉村振興集聚更多優秀人才。”江北區委組織部相關負責人表示。(卓璇、王瑋)

(責編:孫鵬、康夢琦)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