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余杭區首個城市巡邏智能機器人上崗

一位身高1米左右的“智慧城管”機器人,近日在杭州余杭區倉前街道“城市芯”街區正式上崗。它“身穿”藍白相間外衣,“胸”前印有“綜合治理”標識,“頭戴”200萬像素高清攝像頭。一路上,它時不時對違規現象進行播報,引來不少居民圍觀。
這是余杭區上線的首個城市巡邏智能機器人。它不僅具備自主規劃路徑、自主巡邏、自動值守等能力,還支持語音和觸屏交互功能,能針對路面車輛違停、垃圾滿溢外放等現象進行監測拍攝上傳,聯動后台人員執法。目前,這個城市巡邏智能機器人主要投用於“城市芯”街區的聯創路。
聯創路是余杭轄區重要的商業街道,人員流動頻繁、流動量大。由於商業街道人流高峰期恰為下班后時段,且該時段城市管理人員配備存在缺口,導致該街道管理壓力較大。“機器人的投用,能有效破解人力成本高、人手不足的問題,讓全方位巡邏成為現實。”余杭區綜合行政執法局相關負責人說。
聯創路以全新的人機協同模式開展道路管理——城市巡邏智能機器人在巡邏過程中發現異常行為后,會現場進行聲光警告,督促涉事方整改,並將相關事項信息第一時間上傳平台。后台操作人員查看后,再決定是採取遠程控制處理還是讓附近監督員趕赴現場處理。一般情況下,從抓拍、上傳到處理,整個過程不超過5分鐘,且執法全程的相關信息都保存在雲端,可供事后溯源分析。
這個城市巡邏智能機器人“餓了”還會自主充電——在到達最低電量后,機器人會自主規劃路線,返回充電樁充電,電量充滿后重新上崗。
城市巡邏智能機器人的投用,是余杭區推廣智慧巡檢模式的又一重要舉措。此前,“城市芯”街區已經以無人機巡檢的方式,構建起“無人機天上巡、數字城管網上看、執法人員地上查”的空地一體管控閉合圈。“后續,我們會依托城市巡邏智能機器人和無人機,逐步推廣智慧巡檢模式,構筑全天候無縫隙的數智城管體系,提升轄區居民的安全感。”余杭區綜合行政執法局相關負責人說。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