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淳安:蛋雞住進智能“宿舍”

提起養雞場,大多數人的第一印象會是臭味扑鼻、雞糞遍地。而在浙江省杭州市淳安縣,有一處建在工地上的蛋雞舍,在那裡遍地尋不到雞糞,更是聞不到一絲臭味。這是怎麼回事?
2023年4月25日,海亮集團下屬農企明康匯生態農業集團(下稱“明康匯”)與淳安縣簽約淳安智慧牧業鄉村振興產業園項目,在淳安經濟開發區的浪川園區打造了一個蛋雞養殖產業基地。該基地總佔地面積60畝,建設規模60萬羽蛋雞,總投資1.2億元,建設周期1年。
眼下,這片園區已有6棟新建成的數字化智慧蛋雞舍拔地而起,並於6月正式投產運營。
位於淳安經濟開發區浪川園區的蛋雞養殖產業基地。受訪者供圖
“這是明康匯在浙江省布局落地的首個智慧蛋雞產業項目。我們計劃把這裡打造成一個建設標准化程度高、自動化程度高、數字化技術省內領先的蛋雞養殖產業基地。”明康匯智牧集團淳安基地總經理馮成帶領大家朝著其中一棟雞舍走去。
“請保持站立,本次消毒時間預計90秒……”按照養殖生物安全的要求,進入雞舍前,需要經過多輪嚴格的全身消毒,再換上工作服以保証雞舍內的無菌環境。
步入蛋雞舍,一排排、一層層雞籠整齊排列,隨著自動喂料機投喂飼料,成千上萬隻蛋雞競相覓食。“一棟雞舍分為上下八層,這裡住了近10萬隻羽蛋雞。”馮成介紹。
雞舍裡有這麼多隻雞,為何身在其中卻並沒有聞到難聞氣味?湊近一看,雞籠底部並沒有任何雞糞。
雞糞去哪兒了?
“你看這裡,我們採用了自動化糞便採集系統,雞糞會掉落在雞籠下的傳送帶上。”馮成介紹,基地配備了6台160立方米全封閉高溫好氧雞糞發酵罐,使用了厭氧+雙AO+DTRO污水處理工藝,“雞糞經過傳動帶自動傳送到發酵罐,經過技術處理,最后轉化為有機肥供淳安當地的種植業使用。”
雞舍外的全封閉高溫好氧雞糞發酵罐。人民網 方彭依夢攝
行走在雞舍中,半天不見人影。這麼多隻雞,誰來照看?
馮成伸出手比了個“1”:“我們是智慧蛋雞養殖,整棟雞舍10萬隻蛋雞隻需要1名飼養工人負責。”
照看得過來嗎?
“1個人完全夠了。”馮成介紹,每天早上6點通過自動化喂養車進行飼料投放,每次喂食和喂水都能精准控時控量。
除了吃、喝,對蛋雞來說,燈光是影響其下蛋的第三大因素。“雞舍裡可實現自動控光。首先是控制光照時長,130天后進入高產期,要確保每天16個小時的光照。其次,光照強度也要根據雞的日齡進行調控,使其產蛋性能達到最佳。”馮成補充道,“夏天到了,室外溫度最高能有38攝氏度,但雞的產蛋最佳溫度不能超過30攝氏度,因此,我們用風機和負壓通風進行環控。”
從飼料投放到環境控制,在蛋雞的智能“宿舍”內,每一個環節都由智能系統精確調控,確保每隻雞都生長在最適宜的環境中。“利用物聯網技術,可實現雞舍全天候自動化監控和管理。日常巡查交給機器人就可以啦!”馮成說。
智慧蛋雞養殖。受訪者供圖
標准化、精細化、智慧化養雞,產出的雞蛋質量也更有保障。“120日齡后,蛋雞就會開始產蛋。雞籠底網有坡度略微傾斜,產下的雞蛋會平穩落在傳送帶上,再順著中央集蛋線連貫送達蛋庫。”馮成介紹,雞蛋從產下到裝盒,全程沒有人工接觸,這為蛋雞創造了無菌環境,“隻有這樣,產出的才會是無抗生素、無激素的優質雞蛋,甚至達到可生食標准,滿足消費者對健康食品的需求。”
依托科技創新,深耕綠色產業。馮成表示,希望以智慧蛋雞養殖產業基地為起點,積極延伸智慧蛋雞全產業鏈,引進上下游互補企業,不斷壯大淳安蛋雞產業,發揮供應鏈物流體系優勢,助力更多優質農產品進入長三角市場。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