甬涼攜手托起民生“穩穩的幸福”

“車輛實時定位、患者生命體征信息、車內外監控影像、預到院時間……這些數據都可以立刻傳輸至醫院端,實現院前急救遠程會診,讓患者‘上車即入院’。”7月14日,四川涼山州越西縣第一人民醫院相關負責人向記者介紹剛剛添置的兩輛“5G+信息化”救護車。
據悉,這是寧波江北與越西“組團式”幫扶工作在補齊醫療短板方面的最新成果。此前,生活在群山之間的當地群眾因急性心梗、交通事故等需要急救,救護車在路上就要耗費三四個小時。
2021年7月以來,江北先后選派13名醫療業務骨干駐點越西縣第一人民醫院,幫助當地20個鄉鎮衛生院購置救護車,建成了以120急救中心為主體的急救網絡體系,形成了城區“15分鐘急救圈”、農村地區“60分鐘至90分鐘急救圈”。同時,該院新醫療綜合大樓加速建設,預計2026年投用。
“作為越西的對口幫扶地區,江北近年來聚焦民生關切,以‘組團式’幫扶為切入點,不斷提升當地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和滿意度。”江北赴越西幫扶隊相關負責人說。自“組團式”幫扶工作開展以來,寧波持續加強與涼山的協同配合,著力補齊當地的醫療、教育、產業等民生短板,托起“穩穩的幸福”。
醫院治病,學校育人。教育幫扶也是甬涼攜手的一張“金名片”。
近年來,江北在越西等地開展“科學教育特色學校”建設,在提升師生科學素養的同時,常態化舉行科學精品課、實驗說課、實驗技能、師生自制教具等培訓和比賽,提升當地教師科學素養。
例如,江北挂職教師、越西中學校長孫雙祥針對越西中學的特點,整合資源成立學校創客中心,組織4個研學團隊百余名師生到上海等地研學﹔寧波工程學院退休教師、“銀發”支教團團長忻元華帶領退休教師支教團隊,給大山裡的孩子帶去生動的科學實驗課……
“我們將進一步回應越西群眾對美好生活的期盼,推動項目、政策和資金向民生領域傾斜,做優幫扶項目,豐富幫扶載體,完善幫扶機制,努力補齊對口幫扶地區公共設施和公共服務的短板,確保對口工作讓群眾真正受益。”江北赴越西幫扶隊相關負責人說。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