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三角一體化示范區方廳水院跨域步行橋全面合龍
十五分鐘跨越滬蘇浙指日可待

“報告總指揮,方廳水院跨域步行橋順利合龍!”7月31日14時,隨著方廳水院項目施工總指揮王永春對講機中傳來的消息,太浦河上連接浙江區域和江蘇區域的水鄉客廳——方廳水院跨域步行橋西橋合龍段慢慢抬升,以毫米級精度順利合龍。
“這標志著,滬蘇浙交界處慢行系統跨域貫通,15分鐘跨越滬蘇浙指日可待。”長三角一體化示范區執委會副主任盧剛說。
方廳水院是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范區的核心項目,坐落於上海、江蘇、浙江兩省一市交界處,一院跨滬蘇浙三地,是全國首個地跨三個省級行政區的建筑工程,採用四合院形制,在四角分別設置了滬蘇浙皖的主題展示空間,於2023年5月開工建設。
方廳水院項目共有東、西、北三座跨域步行橋,北橋、東橋已於此前先行合龍,當天合龍的西橋主跨橋寬19.8米,邊跨橋寬13.8米,總長約270米。3座步行橋分別串聯起上海青浦、江蘇吳江和浙江嘉善,多年來“通而不暢、匯而不集”的境況由此被打破。
“以后去對岸可方便了!”看著步行橋合龍,嘉興市嘉善縣西塘鎮鐘葫村村民張鬆林深有感觸。此前,他去太浦河對岸的蘇州市吳江區黎裡鎮開車要繞行7.5公裡,耗時13分鐘,今后走路5分鐘就能到。
作為示范區核心項目,步行橋的建設充分體現了生態綠色理念。長三角一體化示范區新發展建設有限公司總經理朱翊元介紹,步行橋橋梁屋面採用建筑光伏一體化——可再生能源系統,“從材料選擇到生產環節以及后期使用,都貫穿了低碳綠色的環保理念,實現建筑的近零碳,踐行整個水鄉客廳以及示范區的近零碳規劃。”
方廳水院跨域步行橋還是全國首例同時採用中國建筑傳統斗拱形式和全鋼結構焊接工藝的橋梁。跨域步行橋在合龍過程中通過BIM模型三維分析、施工全程實踐模擬、智能液壓同步控制等多種技術手段,最大程度保証了橋梁合龍施工的精度和效率,為涉及多個坐標系、高程系統的跨省域項目提供了難得的工程經驗。
隨著三座跨域步行橋的全部合龍,項目建設也進入最后攻堅階段。2024年10月,位於上海、江蘇的兩座場館以及三座跨域步行橋將完成施工,位於浙江區域的三座場館也將實現結構封頂。2025年年中,方廳水院項目將整體完工。
中國科學院院士、東南大學教授段進表示,方廳水院建成后,將承載跨域人文交流、重要會議、專業會展等功能,成為世界級湖區的標志性節點、長三角綜合展示窗口和水鄉客廳的核心功能載體,為長三角一體化示范區發展提供新動能。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