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肥西豐樂鎮:沃土生金因“荷”興

炎炎夏日,位於合肥市肥西縣豐樂鎮蔣崗村的萬畝荷花基地,各色荷花曳生姿,競相綻放。
“荷”產業在豐樂鎮的扎根,得益於當地採取“村集體自營+合作社領辦合作”模式,通過把群眾組織起來規模經營、抱團發展特色農業種植項目,建立起村集體與群眾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經濟利益共同體,“趟”了一條聯農致富的新路子。
如今,伴隨著朵朵荷花的綻放,當地村民的生活也日漸紅火起來。
萬畝荷花基地。豐樂鎮供圖
“荷”美鄉村種風景
一個月前,一年一度的荷花節在豐樂鎮蔣崗村舉辦。至此,荷花節已成功舉辦八屆,持續助力豐樂文旅產業發展出圈出彩。
用蔣崗村黨支部書記徐中洋的話來概括,“荷花節就是一面鏡子,照見豐樂鎮獨具特色的荷文化與荷產業的發展新面貌,以及當地以開放促改革、促發展、促創新的堅定決心。”
荷花節開幕式現場。豐樂鎮供圖
早在2010年,蔣崗村就開始大規模種植無污染、能夠淨化水體的蓮藕,打造了“荷香廊道”萬畝特色產業帶,形成“百畝起點、千畝連片、萬畝發展”的蓮藕種植格局。
然而最初,荷園的蓮藕在粗放加工的狀態下,所帶來的附加值較低,村民收入增長緩慢,轉型需求迫切,而這一切在轉變集體經濟運營模式之后迎來了轉機。
“我們從村級自有的特色蓮藕、稻米、小麥資源入手,將原本由大農戶承包的300畝藕塘流轉至村集體承包。同時有效整合閑置土地,自主規模化種植太空蓮和水稻、小麥,盤活閑置谷物烘干房。”徐中洋介紹,在此基礎上,“黨支部+合作社+農戶”的集體經濟自營模式,逐漸轉變為“村集體自營+合作社領辦合作”運營模式轉型,建立起村集體發展與農戶增收聯共體,積極推動農文旅融合發展。
荷花曳生姿,競相綻放。豐樂鎮供圖
徐中洋向記者列出一組數據:2023年產蓮藕1200萬斤,為村集體增收50萬元。同時,通過荷花蓮藕深加工、舉辦荷花節等形式,形成集生產、銷售、加工、休閑觀光於一體的綠色農業產業發展新模式,萬畝荷花撐起了富民大產業。
“鏈”成產業強村鎮
鄉村振興,離不開產業振興。產業振興,帶活了鄉村,帶富了鄉親。
走進蔣崗村鄉村振興體驗館,荷葉茶、藕粉、蓮子心茶、多口味藕片、蓮藕汁、糯米藕等十余種產品琳琅滿目、口味獨特,全國各地不少來玩游客紛紛品鑒購買。
當地各類深加工產品。豐樂鎮供圖
在2023年底,由村工會申報的全國職工創業項目——蔣崗村蓮藕分揀中心正式落地並投入使用,一條集蓮藕種植、採摘、加工、儲存、銷售於一體的產業鏈條正加速形成。
“我們通過整合線上線下渠道,已有一批穩定的銷售客源,每月訂單約3萬元,線上以社區團購、電商平台為主,線下以田間地頭直接配送上餐桌,初步實現蓮藕產銷一體化。”徐中洋介紹,依托豐樂萬畝荷花基地,他們還搭建果蔬採摘園、龍蝦垂釣園,開發游船賞荷、荷塘挖藕、摸魚、漢服體驗、美食嘉年華、兒童游樂園等親子游活動,累積吸引游客45萬人次,為蔣崗村集體經濟創收60多萬元,並帶動該村25名村民就近就業,實現增收致富。
除了支持蓮藕深度加工,讓徐中洋津津樂道的,還有“荷”產業的發展也輻射帶動了當地的龍蝦養殖、醬干制作、葡萄種植等產業發展。
游客前來打卡游玩。豐樂鎮供圖
近年來,豐樂鎮堅持“鄉村振興,產業先行”的發展思路,通過黨建引領破題產業發展的資源瓶頸,文旅搭台有效融合現有產業,重點發展荷花、稻米、醬干等三大產業發展,產業拼圖日臻完善。
截至目前,全鎮豆制品加工企業20余家,從業人員400多人,豆制品年交易量達到2500噸,交易額近2500萬元。通過打造完善的產業鏈,相關產業相互融合,豐樂鎮形成了多鏈融合發展新格局。
各具特色的產業體系培育,不僅推動農業產業高質量發展,還延長產業鏈的增值收益。
豐樂鎮相關負責人表示,從荷花、稻米等初級產業到蓮藕蓮子、荷葉茶、醬干等深加工產業,再到文旅觀賞產業,豐樂鎮著力延伸產業版圖,聚焦精深加工,將不斷培育產業發展新動能,豐富拓展副鏈,跑出豐樂發展“加速度”。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