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一年“月餅季”
如何讓“老”月餅散發“新”味道?
“小餅如嚼月,中有酥與飴。”距離中秋節不到一個月,寧波各大食品生產企業在結束端午“粽子季”后,迎來一年中最忙碌的時刻,彌漫在甬城的月餅氣息越發濃郁。
8月21日上午,記者來到位於寧波市江北區金山路上的浙江某食品有限公司。生產車間裡,9條月餅自動化生產線開足馬力運轉。攪拌、合成、擠壓、烤制等多道工序一氣呵成,每天有超過40萬隻月餅下線,然后流向全國各地。
“我們從7月份開始備產,本周進入生產高峰期,主要給五星級酒店做月餅OEM代工。”企業董事長張可粒說。
張可粒忙著盯生產的時候,寧波某食品有限公司常務副總經理孫亞斌正四處奔波與客戶洽談。“大訂單大多已經簽訂好了,小訂單還在陸續洽談中。我們主推的蘇式月餅沒辦法提前生產囤貨,因此主要生產線本周才開始全力運轉。”孫亞斌說。
另一家食品有限公司總經理孫維娜的關注點則在海外。8月底,企業生產的700公斤特色“老”月餅即將首次登陸澳大利亞,進入當地市場。
在銷售端,各種月餅禮盒產品已在電商平台和線下商超上架銷售。中國焙烤食品糖制品工業協會最近預測,2024年中秋月餅產量預計30萬噸,銷售額在200億元左右,相比上年持平或略有下降。
盡管忙碌著,但不少企業和超市負責人向記者坦言,對於今年的月餅銷售情況,他們的心裡有些“沒底”。
一般來說,中秋節前一個半月是月餅生產銷售的高峰期,今年受天氣影響,月餅生產銷售周期比往年縮短將近半個月。孫亞斌說,盡管端午節過去后,企業就開始研發月餅新品、創新包裝,但產銷高峰期的縮短更加考驗企業的應變能力和創新能力。
另一方面,月餅市場爭奪戰越來越激烈。張可粒告訴記者,品牌競爭、品質競爭、價格競爭等日趨白熱化,作為食品行業代工廠,月餅的利潤率本來就不高,激烈的市場競爭已經影響到企業正常盈利。他粗略一算,一隻月餅賺不到1角錢。
月餅作為傳遞親情、友情與商務情誼的載體,是個“老”商品,在新消費浪潮下,寧波月餅行業將何去何從?
日前,艾媒咨詢發布的數據顯示,在關於月餅口味偏好的調查中,77.6%的消費者表示會購買傳統口味月餅,如蛋黃蓮蓉、豆沙、五仁味,其次是水果口味和其他新型口味。可見,很多人心裡始終放不下“老味道”。
保持“傳統味”,賦予更多“文化味”,成了很多月餅品牌的破局思路。例如,老字號品牌“王升大”用西瓜仁、芝麻、花生、冬瓜丁等原材料,做成芝麻、苔菜、白果、椒鹽四種口味的月餅餡,隨后稱量、揉面、擀皮、包餡、進烤箱。
“中秋節吃月餅、送月餅,是一項傳統習俗,也是一種文化傳承、情感寄托。質量好、味道好、價格實惠的月餅,是消費者的主流選擇,也是我們這麼多年在月餅市場站穩腳跟的重要因素。”王升大博物館副館長劉英說。
面對消費者日益多元且個性化的需求,在保持“傳統味”的同時,如何讓“老”月餅散發“新”味道?
6月底,草湖食品結合北方糕點的特征,創新推出一款“蛋月燒”,用老式蛋糕皮代替普通餅皮,同時保留寧波傳統風味餡料,一經推出就大受歡迎﹔象山史記食品有限公司2023年將低油少糖的米糕作為餅皮,把抹茶、芝麻等口味的餡料放入米糕中,創新推出米月餅,2024年更新餅皮制作工藝,推出莫蘭迪色系月餅,時尚又好吃﹔浙江荃盛食品有限公司的5G智能自動化數字車間內,機器設備的“巧手”取代人工,完成注餡、打餅等制作流程,38條生產線日產月餅達60萬隻……
“對於月餅,我們期待有更多類似的‘創新味’。”浙江省餐飲行業協會點心(小吃)專業委員會相關負責人說。在他看來,月餅“創新味”除了在口味上創新,還要配合數字化營銷渠道推出品牌聯名與跨界合作,針對消費者的個性化需求提供定制化服務,結合國潮元素和現代審美創新包裝設計,在講好中國傳統美食故事的基礎上拓展海外市場。
艾媒咨詢分析師認為,在消費升級、健康理念普及、環保政策推動及網絡營銷的共同推動下,月餅行業將朝著生產數字化、口味健康化及高品質、環保等方向發展。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