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好“優勢牌”,念好“特色經”
浙江紹興:興村富農“百花齊放”
初秋時節,古越大地上的廣袤鄉村生機勃勃。
近年來,紹興市各地深入實施“千萬工程”,立足實際,突出特色,實現農村增效益、農民增收入、農村增活力。2023年,全市村級集體經濟經營性收入34.08億元,年經營性收入80萬元和100萬元以上行政村佔比分別達到60%和40%以上。
念好“農業經”
“農富”產品促增收
一走進紹興市新昌縣澄潭街道某茶業有限公司的提香車間,濃郁的茶香便扑鼻而來。300斤茶青在這裡經過提香、干燥后華麗變身,成為“澄潭農富”系列產品——“農富茶”。
與此同時,不遠處的一處茶加工廠也在為“農富茶”而忙碌著。不同的是,除了車間裡的生產如火如荼,會議室裡同樣熱火朝天,運營團隊正在為晚上“農富茶”的直播銷售展開激烈討論。
為何兩家優質茶企都在忙著生產銷售“農富茶”?“‘農富茶’項目是澄潭街道錨定低收入農戶增收的總體目標、落實“挂單奔中”工作的一項重要舉措。”澄潭街道黨工委委員葉樂川一語道出原委。
澄潭街道作為省級農業特色強鎮,形成了全茶葉產業鏈。不過該街道有不少低收入茶農,對應的茶園有近千畝,潛力巨大。“農富茶”項目的運作模式就是,從低收入農戶手中以略高於市場價的標准收購新鮮茶葉,並委托本地茶企進行專業加工,再由街道強村公司或茶企統一銷售,最后將所有利潤返還給農戶。
“此舉不僅解決了青葉價格低廉且銷售不穩定的問題,更實現了茶葉價值的倍增,還獲得了良好的市場反響。”葉樂川介紹,自2024年4月啟動“農富茶”項目以來,澄潭街道已累計從300余戶低收入農戶手裡收購茶青2萬余斤,生產紅茶4000斤。通過線上線下的積極推廣銷售,農戶人均增收超千元。
澄潭街道上湖村低收入農戶徐小英因身體不適長期賦閑在家,2024年她在自家茶園內採摘了60斤茶葉。與往年不同的是,“農富茶”項目定向收購了她的茶葉,制成成品茶銷售后還向她返還了全部利潤。
“徐小英今年增收了2000多元,特別高興。”上湖村黨總支書記徐林勇說,村裡共有55戶低收入農戶都受益於“農富茶”項目,過上了比以前更好的日子。
澄潭街道把農副產品變“農富”產品的探索還在延續。眼下,“農富薯”即將迎來豐收。“通過建機制、創品牌、拓渠道,我們走出了一條‘政府主導、企業助力、市場經營、紅利共享’的共富新途徑。”葉樂川表示,街道正努力讓“澄潭農富”品牌,成為老百姓增收致富的新法寶。
讀懂“生態經”
舊礦山披綠生金
紹興市上虞區東關街道擔山村一西一東有兩座大山,被當地村民親切地稱為“金山”和“銀山”。以前,村民在這裡開辟採石場、售賣石料。不過這種靠山吃山的粗放發展之路越走越窄:對環境污染大,且礦石資源日益枯竭。
“你們看,現在這兩座大山真變成了‘金山銀山’!”站在裸露的岩石下,順著擔山村黨總支書記周文苗所指方向,記者眼前出現了清澈的湖水、整齊的農業大棚、茂盛的草坪……
變化始於2020年,當時村裡關停了採石場。之后幾年裡,在街道的支持下,村裡對山體進行復綠,並結合自身優勢,以打造“青春之地 活力擔山”為主題,先后投入2000余萬元完成了竺可楨研學基地、四季仙果數字化大棚、體育公園、銀山觀星平台等一系列基礎配套工程,使得未來鄉村初具雛形。
恢復了優質的生態,有了良好的基礎設施,項目紛紛落地。正在打造的集住宿、餐飲、運動、研學、游樂為一體的綜合性主題景區星越谷便是其中之一。
“我們計劃在年底前完成項目規劃。通過一年的努力,完成第一階段的施工建設,正式開園運營。”紹興某文旅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桑迪鉸對星越谷的未來發展信心滿滿,“投資5000萬元打造的星越谷規劃為一心一軸一環三片區,尤其是智慧漁業、數字農業、休閑度假這三個片區,將成為吸引游客的有力載體。”
“通過建設星越谷項目,村集體經濟每年將獲得150萬元收入。村裡將利用這筆錢進行基礎設施建設,吸引更多項目落地。”周文苗興奮地說,該項目還創造了上百個就業崗位,同時帶動周邊民宿、餐飲、電商、農產品銷售等相關產業的發展。
採訪時,村民吳志定正在星越谷的大棚裡摘南瓜。“從家裡騎電瓶車不到5分鐘就能到星越谷,一個月工資有6000元。”即將70歲的他,對家門口的這份工作非常滿意,“在這裡上班的,不少是以前的採石工。看著村裡的採石場從飛塵漫天到如今的風景如畫,大家都很高興。”
“擔山村利用特色生態資源,走出了集體增收、村民共富的新路子。”東關街道黨工委書記單建權介紹,近年來,街道持續深化“千萬工程”,因地制宜大力實施富民強村工程,村集體經濟收入村村超百萬元,村均經營性收入持續領跑上虞區。
唱響“文化經”
偏僻小村“人從眾”
聽社戲、坐烏篷船、品特色美食……國慶期間,紹興市濱海新區孫端街道安橋頭村舉行的第三屆水鄉社戲吸引了3萬余名游客參與。
魯迅先生筆下的《社戲》中,提及過一個離海邊不遠、極偏僻的、臨河的小村庄——平橋村。“平橋村就是安橋頭村。過去,我們村就像魯迅先生寫的,偏僻,沒什麼產業。”安橋頭村黨總支書記宣明德感嘆,這幅熱鬧的場景,放在多年前,想都不敢想。
近年來,在上級部門支持下,安橋頭村深挖魯迅文化,不斷擦亮“魯迅外婆家”金名片,開拓出一條以文帶旅、以旅興農、以農成文的鄉村振興道路。
以文造景,安橋頭村處處是課本中的模樣。漫步村中,記者發現這裡“迅味兒”十足:望鄉樓、閏土的瓜田、夢回平橋公園……不少景點都再現了魯迅經典文學場景。
這幾年,村裡還致力於“活化”魯迅文學經典,如魯迅外婆家的宅院——“朝北台門”經過數字化的加持,早已成為一座時尚的鄉村博物館。參觀者不僅能從聽筒裡聽到正宗的方言對話,還能欣賞以“祝福”為主題的孫端傳統非遺民俗。
深挖魯迅文化的安橋頭,成了不少游客的打卡地。2024年上半年,安橋頭村游客量超3萬人。
游客流量變成經濟產量。2023年,安橋頭村各類業態總體營收超350萬元,村集體經營性收入增至81.19萬元。“村裡游客多,受益的當然是我們老百姓!”63歲的魯金夫老人不僅在村裡的“迅哥的樂園”打理農作物貼補家用,2024年還拿到了村裡發的福利費用。
以文化聚人氣,吸引來的不僅是各地游客,魯迅長孫、魯迅文化基金會會長周令飛也回到祖父的外婆家,一邊安享晚年,一邊工作。在他的引薦下,魯迅美術學院在村裡設立了動漫創作基地。這段時間,師生團隊扎根村庄重溫魯迅的童年時光,圍繞《故鄉》《阿Q正傳》《社戲》等文學作品裡的人物為原型進行動漫創作,以魯迅文化賦能鄉村振興。
孫端街道辦事處副主任王雪丹表示,接下去孫端街道將繼續圍繞魯迅外婆家文化IP,挖掘魯迅文化,寫好“社戲”等傳統民俗文章,以文旅創新帶動鄉村振興。
如今的紹興,因地制宜興村富農的做法“百花齊放”,每一朵花都結成了鄉村經濟的甜蜜果實。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