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0多家小工坊積蓄大能量
台州探索“共富工坊”提質增效
國慶旅游高峰剛過,台州市仙居縣溪港鄉的“共富工坊”忙碌了起來。帽子、彩燈、玩偶……工坊內,近20名村民正埋頭趕制出口訂單。
“開著民宿,最離不開人,但是淡旺季明顯,往常這時候閑在家居多。現在有了工坊,手腳麻利點,每月收入能多3000多元。”國慶假期剛忙完民宿生意,村民呂月娥又馬不停蹄來到“共富工坊”,在家門口打點零工,就把錢賺了。
對於偏遠山村的村民來說,“共富工坊”為致富增收添渠道。2022年以來,台州持續推動“共富工坊”建設。一座座“共富工坊”,通過黨建引領,在山村間落地、成長,村企聯動中激活農村剩余勞動力,也降低了關聯企業的成本,推動農村產業提升、農民增收提速。
3年以來,“共富工坊”在台州遍地開花,達1527家。如何讓“共富工坊”發揮更大作用?台州在模式優化、體系變革、能級提升等方面不斷探索。
建章立制,明確工坊運行管理要求。隨著“共富工坊”數量增多,其類型也從基礎的來料加工、定向招工為主,增加了產業賦能、農旅融合、電商直播、品牌帶動等新模式。為適應各種模式管理,2023年10月台州為“共富工坊”立法,出台全國首部“共富工坊”建設地方性法規《台州市共富工坊建設管理規定》和首個工坊建設運行地方標准,2024年又研究制定安全規范、增技增收、利益聯結3個專項工作指引,讓“共富工坊”建設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細看管理規定,“共富工坊”整體效能成為重要指標。台州建立“共富工坊”星級評定和分級分類管理機制,實行“上星”“摘星”動態調整,確保了工坊的整體效能。被評定為三星級“共富工坊”后,玉環香農生物“共富工坊”負責人李賦騰感覺“責任更重了”。“在保持產出效益的基礎上,工坊接下來的重點就是幫助農戶掌握菌菇種植技術。人人參與,人人受益,工坊才能更‘活躍’。”他接下來的授課計劃排得滿滿當當。
這也是台州當下探索“共富工坊”發展的一大亮點:既引才入坊,也以坊育才。以“三支隊伍”建設為牽引,台州建立“技能+創業”平台,由實用技術人才、科技特派員、企業技術人員等專業力量“入坊教學”,將“共富工坊”打造成為人才實訓基地,加快推動工坊從體力勞動增收向技能勞動增收轉變。
在台州臨海市白水洋豆腐工坊工作的楊丹已感受到變化。“沒想到豆腐做得好,也能收獲技能等級認定。這張豆制品制作工三級職業技能等級証書,讓我每月工資漲了200元。”楊丹把証書照片存在了手機裡,碰上來工坊工作的新人,他教技術不藏私,還用自身經歷告訴他們“練好技術,真能增收”。目前,台州專門面向工坊從業人員建立的技能評價體系,已累計實現工坊人員職業資格認定1338人次,打通職業成長、技能創富通道。
如今,“共富工坊”正探索更多樣的合作發展模式,吸引各方力量參與共建工坊。國企參與布局建設工坊產品直營店、創新“共富合伙人”制度、建設區域品牌提升產品附加值……“共富工坊”讓產品“產得出”“產得好”,更“賣得好”。
“共富工坊”的使用場景,也變得更為多元。2024年以來,台州在從業人員相對集中、基礎條件相對較好的工坊,配套建設工坊食堂332家、暖心小屋109個,為從業人員和周邊群眾提供助餐、托育等生活服務,“一站式”解了群眾家門口就業后顧之憂,全方位提升“共富工坊”治理效能。
如今,台州正加快推進黨建引領“共富工坊”增收質效綜合改革,為城鄉共富提供重要動力。截至目前,台州各類“共富工坊”鏈接企業1259家,吸納農民就業4.79萬人,發放工資超14億元,幫助關聯企業降低用工成本13.7%,帶動村集體增收達2.45億元。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