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看海168公裡(大地風華)

沈小玲
2024年10月28日08:07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我驅車,奔馳在海岸線。

  風灌入車內,獵獵作響。我的右邊是山,是石,是飛速往后退去的無窮青色﹔左邊是海,是天,是近乎靜止的海天一線。

  今年正月,我獨自從老家浙江瑞安霞潭村出發,行駛50多公裡,來到蒼南縣炎亭鎮崇家岙村——蒼南168黃金海岸線公路的北起點。路旁躺著海,山腰上立著標識牌。標識牌上寫著“中國東海岸1號公路”。海岸線公路是條新路,去年5月才開放,它全長168.8公裡,串起沿海的炎亭、大漁、赤溪、馬站、沿浦、霞關等鄉鎮,似銀線穿珠。

  我在上個世紀90年代就來蒼南,在這裡工作生活了20年。14年后重返故地,街道村庄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所幸海岸線公路標識鮮明,路中有紅黃藍3條彩帶作指引。隻要沿著彩帶,便可順利抵達終點。

  公路沿線沙灘有30多個,其中最可愛的,當數霧城的小沙灘。霧城其實不是城,是一個叫澳后的小漁村。這個小漁村東面有鳳山,西面有龍山,海灣早上有霧,像海市蜃樓般縹緲,慢慢被當地人叫作了霧城。霧城的沙灘小小的。天冷,沒法下水嬉戲。可來都來了,還是得玩點什麼。

  於是,有人玩沙子。也有玩石頭的,比如我。

  我撿起兩塊黑色石頭互相敲擊,側耳聽,似有鑼鼓聲音。據說霧城有些石頭內部中空,敲一敲,會發出銅鑼、漁鼓的聲音。不知真是如此,還是我受傳說影響生了幻想。

  公路邊廣告牌上,不時出現諸如沙灘音樂節、攝影採風、馬拉鬆大賽、環海岸騎行等信息。還有鐵錨、漁網、燈塔、海螺、漁船,在海岸線公路邊,隨處可見漁符號、漁文化。每當我有意駐車賞景,便會看到靠海一邊出現觀景台——公路設計師很懂行車者的心思。

  龍台背也很懂行車者的心思,它整個山脊都成了觀景台。車行至最高處,海闊天高,海天一色。山頂斜坡上團著一片片羽衣甘藍。羽衣甘藍紫綠色居多,每壟甘藍的邊緣有些變化,灰綠、豆青、鬆石綠的外葉,搭配淺白、淡紅、青蓮色的內芯。色雅且正,像玉石琳琅落滿山海間。

  極目瞭望,山海間,是無盡的藍。

  “無盡藍”也是一處觀景台,這名字取得名實相符。無風無雨的日子,隻要天氣不太差,總會見到藍色大海。

  不過,海水有時會變成彩色。南頭村,一個沾泥土味的村名。它還有個雅號——官山海月。官山是島,島與陸之間圍成一個大漁灣。天然的港灣特別適合紫菜生長。漁民耕海牧漁,插了密密麻麻的玻璃鋼插杆,養起了紫菜。陽光恣意鋪洒,玻璃鋼插杆的色彩隨光影發生變化,大漁灣萬畝紫菜田處處金光閃閃、色彩繽紛。等到收割季節,青藍色漁船日日穿梭於紫菜田間。

  鮮從海上來,海是慷慨的。哪怕我是漁民的孫女,已經習慣了海味,依舊會被美食勾住行走的腳步。我走到一家攤位前,掃碼下單,撕了一長條頭水紫菜入口,味道驚艷。在海岸線公路兩旁,不管走進哪個漁村、哪個鄉鎮,都有品種多樣的海鮮。海鮮是嘗不盡的。

  溫州人向來是“無蟹不成宴”。年夜飯更是如此。甌菜中梭子蟹的吃法多樣,母親鐵鏟一揮,恨不得在年夜飯上把所有做蟹的菜式都來一遍:放些姜片,倒點料酒,火一燒,鍋一蓋,做干蒸梭子蟹﹔年糕、蔥段和裹了澱粉的梭子蟹一起下鍋爆炒,做年糕炒梭子蟹﹔把姜蒜、酒醋拌進切成塊的梭子蟹裡,生吃梭子蟹﹔打開用鹽腌制的梭子蟹,去殼去鰓,加糖加酒,紅膏滿出蟹蓋,做酒漬蟹。

  最好的梭子蟹出自炎亭。炎亭就在蒼南168黃金海岸線上。路過炎亭,我得吃頓地地道道的炎亭蟹。

  炎亭海岸線長,處於鰲江出海處,寒暖流交匯,餌料多,盛產梭子蟹。梭子蟹個頭大的有一斤重,膏肉豐滿有彈性。生活在蒼南那些年裡,我習慣買炎亭梭子蟹當年貨,扛著兩三個泡沫箱帶回老家給父母嘗鮮。后來我離開蒼南去了杭州,買來的梭子蟹雖然蟹味濃郁,但都不如炎亭的蟹鮮甜,也沒有那麼肥厚的紅膏。

  除了梭子蟹,剛出鍋的油炸魚餅也是一絕。扁扁的魚餅柚子葉般大小,外殼炸得金黃。一口咬下去,魚餅彈牙有勁,鮮美的汁水裹著熱氣填了滿嘴。這是正宗的老滋味,在我小的時候,魚餅便是這樣的味道。臨街攤位上,油鍋裡哧哧響,炸魷魚、炸黃花魚、炸皮皮蝦,好像什麼海鮮都可以炸一炸。

  蒼南168黃金海岸線的盡頭是霞關鎮。

  這裡是泉州港與寧波港之間的中心港口,海上絲綢之路經此而起。600年前,商船如織﹔600年后,漁船密布。

  霞關的街道與海港堤壩並排。港口桅杆林立,漁民忙碌。餐桌上的海鮮大概剛從漁船上搬下,直接從大海運到了后廚。

  霞關鎮街頭的大排檔海鮮更豐富,紅水盆裡放著各種貝殼。“蒼南第一鮮”文蛤常是主角,冰櫃上的盆子裡放著牡蠣、龜腳、泥螺、海瓜子和各種鮮魚。一上菜,滿桌都是大碗大盤的海鮮。

  我算是蒼南的半個女兒。如今故地重游,一切熟悉又陌生。

  霞光滿天,海水彤紅。我開車,奔馳在蒼南168黃金海岸線上。

  《 人民日報 》( 2024年10月28日 20 版)

(責編:孫鵬、康夢琦)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