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州三門文化禮堂,戲很足!
海游街道善岙楊村文化禮堂內,氣排球排練的歡聲笑語不絕於耳﹔橫渡鎮大橫渡村裡,藝術家駐地活動正如火如荼地進行﹔海潤街道王家村文化禮堂廣場上,助老鄰裡節活動暖意融融……11月30日,走進台州市三門縣各個村落,一座座特色鮮明、詩意盎然的文化禮堂成為村民們共享的“文化樂園”。
“大戲小戲連連看,放下碗筷就趕場。”作為優質文化資源下沉基層的橋頭堡,三門深挖文化內涵,精心打造“有禮有戲”文化禮堂品牌,並成功入選2024年浙江省禮堂文化創新品牌名單,系台州市唯一入選縣(市、區)。
從“靜默的建筑”到“熱鬧的舞台”
據統計,三門全縣累計建成農村文化禮堂255家。如何做好文化禮堂“建管用育”文章,充分發揮禮堂文化陣地作用,成為擺在三門縣面前的一道課題。
活動多起來,人氣自然旺。為了讓禮堂真正發揮作用,各村紛紛出謀劃策,舉辦豐富多彩的活動。“我支持改革,濤頭村的命運在自己手裡……”攢動的人群、閃爍的燈火,一場場沾著“泥土味”、帶著“煙火氣”的理論宣講活動走進三門縣各村文化禮堂。大門常開、活動常有,越劇說唱、三句半、道情等文藝宣講節目的推出,讓黨的創新理論“飛入尋常百姓家”。
三門各個村庄不定期在文化禮堂開展各種文藝活動,老少皆宜的豐富文化生活體驗深受村民歡迎。
從“建起來”到“用起來”,三門還創新文化禮堂運維模式,以“文化合伙人”為紐帶,構建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文化禮堂、農家書屋、特色館“四館聯盟”,有效統籌盤活了基層文化資源,解決了禮堂管理難、活動少等問題,真正把文化禮堂從“靜默的建筑”變為“熱鬧的舞台”。
從“單調的娛樂”到“多彩的生活”
11月30日,陳春芝充滿激情地在海潤街道孫家村文化禮堂與團隊自排自演劇目《寒江關》。從16歲初涉表演,到今年參與三門縣開展的文藝輕騎兵“三優三提”行動,57歲的陳春芝如今依然活躍在舞台上。
“以前都是男的演戲,我們坐在台下看戲,現在我們婦女也能夠走出家門勇敢展示自己。”陳春芝說。
在三門,像陳春芝一樣的人有很多。這得益於三門在禮堂設立文化超市,培訓文藝輕騎兵,打造高質量的文藝演出。他們中有“接天線”的專家,有“接地氣”的“民星”,還有新時代朝氣蓬勃的青年宣講團,他們活躍在全縣各個禮堂,為村民帶來文化大餐。
“目前,全縣已成立縣級文藝輕騎兵1支、鎮級10支,隊員200余人。在文化禮堂開展文明城市創建、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等宣講65場次,觀看群眾超過2萬人次。”三門縣委宣傳部文化科科長王振華說。
從“精神的富足”到“心物共豐收”
“草根”也能在鄉村大舞台做“民星”﹔家門口就能享受義診、義剪等服務﹔人人都能在禮堂門口擺攤創業……
在農村文化禮堂裡,農村群眾不僅可以“樂起來”,還可以“富起來”。在橫渡鎮岩下潘村文化禮堂的農特產文創集市上,一股濃郁的鄉土氣息扑面而來。蜂蜜、茶葉、樹莓酒、小海鮮等“禮堂臻選”農產品琳琅滿目,吸引了眾多游客前來選購。一位年輕的攤主正熱情地推銷著自家釀造的蜂蜜,而另一位中年攤主則優雅地沖泡著香氣四溢的茶水。
村民表示:“這樣的集市不僅讓我們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創業的樂趣,更讓我們的農產品走出了鄉村,走向了更廣闊的市場。”
三門縣充分發揮農村文化禮堂的附加價值,探索出“禮堂+”模式。芹溪村投資200萬元建設“文化禮堂+游客集散中心”,打造集村史展示、旅游宣傳、農特產展銷於一體的文化綜合體﹔濤頭村立足全國唯一“海上畬鄉”的特色優勢,策劃在禮堂展演畬族文化節目,助力鄉村旅游發展……這些創新舉措不僅提升了禮堂的社會效益,更為鄉村振興注入了新的活力。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