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麗水龍泉為竹木產業轉型發展騰出千畝新空間

周彩萍、連倩倩
2024年12月12日08:47 | 來源:麗水日報
小字號

  近日,麗水龍泉市制定了《龍泉市竹木“低小散”企業拆后土地利用引導方案》(以下簡稱《方案》),對全市392家竹木“低小散”企業轉型提升或騰退清理出的土地進行規劃引導、合理利用,涉及龍泉全市15個鄉鎮(街道)205個地塊,總面積約1194畝。

  竹木產業是龍泉傳統支柱產業之一,竹業發展歷史悠久、基礎良好,但通往綠色發展、高價值鏈的轉型之路卻面臨重重挑戰。多年來,竹木產業發展仍以傳統粗放模式為主,大多數竹木企業(個體戶)是一些“低小散”企業,管理不規范,存在違法用地、違法建設及安全生產、消防隱患等問題。同時,產業集聚規模小、產業層次較低,產品同質化、附加值低等。

  今年5月以來,龍泉啟動新一輪竹木“低小散”企業轉型發展工作,錨定“園區外無‘低小散’企業”,整合優化產業園、小微園空間布局,配套出台支持政策、分批分類推進轉型發展,科學布局竹材初加工點、鋸板中心等。轉型發展的“新解法”蔓延到竹木產業鏈前中后端,為產業發展騰出了新空間。

  龍泉樹立“大利用”觀念,遵循“即拆即清,應耕則耕、應綠則綠、宜建則建”的原則,因地制宜、分門別類,規范拆后土地管理。按照《方案》指導意見,鼓勵各地通過拆違復墾、拆違還路、拆違治臟、拆違改造、拆違增綠、拆違添景等有機結合,將拆除后的土地利用規劃與城鎮低效用地再開發、美麗鄉村建設、產業轉型升級等工作相結合,與周邊地塊的整體開發、當前急需建設項目用地等相結合,拓展拆后土地利用途徑,推動拆除、改造、利用的有效對接。

  《方案》綜合考慮地塊性質和所有權情況、區域內實際需求等因素,實施“一地一策”,確保拆除后的土地得到全面有效管理和及時利用。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為了提高市民居住的舒適度、便利度和安全性,按照《方案》規劃引領,龍泉城區的騰退土地利用將納入城市建設發展整體考慮中,統籌生產、生活、生態空間布局,按照“缺什麼、補什麼”的要求,進一步完善和彌補城市功能,提升城鎮發展能級。

(責編:孫鵬、王麗瑋)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