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一輛卡車,從浙江直達歐洲

浙江首票國際公路運輸(TIR)貨物啟運

應忠彭、拜喆喆、夏盈瑜、賈潔楠、周特
2024年12月13日08:31 | 來源:浙江日報
小字號

12月12日上午,4輛國際公路運輸(TIR)車輛載著一批鞋子、衛浴配件等溫州瑞安制造產品從當地啟程,將行駛9400公裡,通過內蒙古滿洲裡口岸出境后直達歐洲,預計歷時約8天至12天。據悉,這是浙江省啟運的首票TIR出境貨物,標志著TIR貨運模式在浙江省落地實施,為浙江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再添新通道。

TIR是根據聯合國《國際公路運輸公約》規定開展的國際跨境公路運輸物流模式。相較於傳統的公路運輸,TIR實現了全程一次申報、一車直達,持有TIR証、經批准的車輛可在各TIR締約國之間便捷通關。

“在啟運前,我們會對承運人的資質進行嚴格審核,確保TIR証和《車輛批准証明書》在有效期內,再對貨物監管施封。”溫州海關駐瑞鰲辦事處業務一科科長陳志恆介紹,“貨物在其他口岸通關時,僅需核對TIR証書、車牌和車輛備案信息,檢查海關封志是否完好,一般情況下無須開箱檢查,從而減少貨物在口岸的等待時間,提高通關時效,降低運輸成本。”

作為繼航空、鐵路、海運之外的中歐“第四物流通道”,TIR為跨境貿易提供了更為豐富多樣的物流選擇。一家鞋業公司這次包了其中的3輛TIR車,裝了4萬雙鞋。“我們之前是通過自己約貨車送到各口岸,報關,再由歐洲的貨車過來換裝的方式出口,需要25天至30天。”負責人蘇蔭省說,清關便捷、不用轉關是TIR的優勢。它相比普通貨運,時間節省60%以上,“生產周期縮短20天,大大降低了生產成本。”

杭州海關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將總結首票運輸經驗,適時在有條件的地區推廣該模式,同時鼓勵新通道與貿易新業態疊加運用,拓展“TIR+跨境電商”“TIR+市場採購”等跨境公路運輸監管模式,並通過“智慧海關”建設優化與口岸海關的聯系配合機制,幫助浙企更好開拓共建“一帶一路”市場。

(責編:艾宇韜、康夢琦)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