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暢通教育科技人才良性循環

金華深化高層次人才“雙聘”制度改革

陳浩洋
2024年12月25日08:55 | 來源:金華日報
小字號

  金華某機器制造有限公司是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其拳頭產品顎式破碎機重達二三十噸,板厚100多毫米。按以往工藝,兩個工人要焊接半個多月才能完成,生產效率較低。為此,企業通過“雙聘”,引入義烏工商職業技術學院高技能特聘教師、省級領軍人才余漵江擔任“科技副總”,牽頭開展技術攻關,成功研發自動化焊接裝備,使顎式破碎機生產效率提高30%,創造經濟效益1100多萬元。

  金華高質量推進“以科創走廊打造教育科技人才一體化推進承載區”省級試點,以突出產業需求為紐帶,以高層次人才“雙聘”制度改革為切口,“撬動”教育科技人才良性循環,為加快打造浙江中西部人才科創中心、高質量趕超發展蓄勢賦能。

  金華市委組織部在調研中發現,在推進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深度融合過程中,仍存在“資源分散、銜接不暢、融合不夠”等問題。例如,產學研“合而不深”、職業教育與產業人才需求聯系不緊、學科建設與地方產業需求“兩張皮”、校企合作“一頭熱、一頭冷”等。

  如何構建高校、科研院所和企業人才交流通道,推動勞動、技術、資本、數據等各類優質生產要素順暢流動和高效配置?金華市委組織部相關負責人表示,金華將從深化高層次人才“雙聘”制度改革切入,牽引資源共享、協同創新。

  建立完善高層次人才校企雙聘、雙崗、雙薪機制。立足金華職業教育資源優勢和區域特色產業基礎,重點支持從本地產業鏈主企業遴選研發骨干、高技能人才、企業高級管理人員等高層次人才,到本地高校擔任教職,由人才驛站“編制池”提供事業編制,直接參與專業建設、課程開發、人才培養、專業教學等工作,並根據教學、科研等成果,由學校和企業給予雙薪,打通人才有序流通渠道。

  此前,金華在金華職業技術大學設立人才驛站“編制池”,提供100個事業編制,對高層次人才開展“校企雙聘”,用於打通企業、事業流動壁壘,已有24名高層次人才落戶“編制池”。

  鼓勵鏈主企業與地方高校建立科研共同體。通過政府推動的校企合作,推動共建產教園區、共育研發團隊、共享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共解技術難題,既為學校科研提供產業前沿的一手數據,又為產業技術難題攻關提供關鍵的人才支撐,也為科研成果向新質生產力轉化提供便捷平台,還能在成果轉化、項目孵化中取得經濟效益,構建利益共同體。

  針對浙中地區無軟件測評企業、軟件產品檢測周期長問題,金華職業技術大學、金華科技園、浙江某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共同注資成立金華市信創評測技術服務有限公司,聯合組建28人的專業軟測團隊,2023年11月取得中國合格評定國家認可委員會(CNAS)軟件評測資質,既為企業提供優惠便利,還為教學提供實踐經驗,為科研提供數據支撐,初步實現多方共贏。

  探索推動地方高校在鏈主企業設立產業學院。支持高校聚焦鏈主企業的人才及創新需求,依托產業場景設立產業學院,適當超前設置學科體系,由企業高層次人才擔任教師,帶領學生在生產一線開展教學,把項目實踐作為教學課程,以產帶研、以產促教,提高人才培養與科技創新、產業需求的契合度,進一步推動產才融合、產教融通、科教融匯。

  金華圍繞產業鏈布局機械設計制造及自動化、電子信息工程技術、制藥工程技術等急需學科專業,加強基礎學科、新興學科、交叉學科建設,12所院校在企業設立實訓基地,推動“入學即入職、學習即上崗、畢業即就業”,每年為本地企業輸送技術技能人才2.3萬余名。

(責編:葉賓得、康夢琦)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