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寧波慈城:探索鄉村“消薄共富”的有效模式

2024年12月25日10:13 | 來源:人民網-浙江頻道
小字號

近日,寧波市江北區慈城鎮五聯集市前的草坪上,游客或閑坐品咖啡,或成群玩飛盤,或露營燒烤,熱鬧非凡。

“上個周末,我們接待了近百人,有親子游、有團建,還有市民趁著天氣好來喝咖啡,感受鄉野田趣。”慈城鎮五聯村一露營地店長陳魯潔說。

盤活村內閑置資產,將村中閑置農房打造成潮流戶外露營基地后,五聯集市煥然一新,為村庄引來了人流、客流,更讓村集體經濟收益不斷增加。

推動鄉村共建、共治、共享,是慈城鎮探索“經濟薄弱村消薄共富有效模式”的一個縮影。

消除村級集體經濟相對薄弱村,2024年,慈城鎮已完成目標任務——實現35個行政村集體經營性收入全部達到50萬元以上,其中南聯村、五聯村等9個經濟相對薄弱村經營性收入全年預計突破600萬元,同比增長15%。

村企共建,打造“消薄共富”標志性成果

根據江北區“1588”專項行動要求,慈城鎮著力打造“村集體經濟消薄共富”標志性成果,培育形成具有辨識度的村級集體經濟消薄和持續提升的慈城路徑。

近年來,慈城鎮統籌整合相鄰區域要素資源,通過強村帶動、產業集聚、項目牽引等方式,構建片區發展聯合體。

“12月底,這裡將開始建設慈城鎮‘消薄共富’租賃住房建設項目,包含近690套宿舍型租賃住房。建成后,將為慈城鎮9個經濟薄弱村每年每村帶來約15萬元的投資收益,同時配套改善慈城鎮和高新技術產業園區的企業人才居住問題。”在寧波江北高新技術產業園區,看著慶豐路以南約18畝的地塊,慈城鎮相關負責人介紹道。

“消薄共富”租賃住房建設項目效果圖。慈城鎮供圖

“消薄共富”租賃住房建設項目效果圖。慈城鎮供圖

2024年初,慈城鎮錨定集體經濟相對薄弱村短板,探索“村企共建”,促進9個經濟薄弱村合資組建“強村公司”——寧波慈城創美強村建設發展有限公司,由1個國有企業牽頭引領、9個經濟相對薄弱村抱團經營,實施“消薄共富”租賃住房建設項目。

該項目通過整合各村建設用地指標18畝、“消薄共富”基金1800萬元,並依托寧波市、江北區兩級專項政策,以“強村幫弱村”方式籌措資金3960萬元,將土壤污染狀況調查、管線遷改、方案設計、做地手續、施工圖審查、摘地准備和施工招標等流程形成任務清單,排定時間表,推動“消薄共富”保障性租賃住房項目快速落地。

在緊鑼密鼓的推動下,12月17日,慈城鎮“消薄共富”租賃住房建設項目完成施工招投標工作,預計12月底開建,2027年7月全面完工。項目建成后,還將設置相關工作崗位,帶動經濟薄弱村村民就業,促農增收。

盤活資源,推動鄉村造血“業態力”

近年來,慈城鎮積極籌劃、落實責任,以政府主導、國資破題、社會參與為原則,全面摸底排查村級資源資產,根據村民意願、資源特點、社會需求招引落地一批“造血”業態,確保閑置資源的有效激活和長續利用。2024年以來,慈城鎮35個行政村累計收儲農村20.1萬平方米閑置土地,吸引社會資本3200萬元,盤活農房土地資源3.76萬平方米。

在毛力水庫旁的毛岙村,青山綠水間,坐落著一座白牆黛瓦的院落,時不時飄來土窯面包的香氣,來自全國各地的人們相聚於此,正念冥想、享音療、品禪茶。

在寧波梵行療愈空間主理人唐秋佳的心目中,毛岙村“離塵不離城”的地理優勢、山好水好空氣好的自然優勢,帶給了她極大的創業信心。看著村中閑置的幾間破舊廠房,她決心進行改造,在這裡開設梵行療愈空間。

梵行療愈空間。慈城鎮供圖

梵行療愈空間。慈城鎮供圖

2023年9月,梵行療愈空間開門迎客。在日常課程中,唐秋佳主動向學員推介毛岙村,將村民家農副產品打造成伴手禮,從村民家收購瓜果蔬菜作為餐吧食材,帶領學員到村民田中體驗農事。

隨著生意日漸紅火,窯烤面包的柴火需求旺盛,唐秋佳便想到向村民收購柴火,“每個月我們需要四五千斤的柴火,對村民來說也是一筆收入。”

如果有客人想喝咖啡,唐秋佳會推薦他們到水庫壩下的Bamboo Coffee Roasters嘗嘗獨特的德國風味,兩處相距10分鐘車程,“鄉村各業態應該是合作共贏、彼此成就,而不是惡性競爭。”唐秋佳說。

2024年6月,由村內閑置房屋改建而成的Bamboo Coffee Roasters正式開業,來自德國的“寧波女婿”Frank和妻子忙前忙后。隨著村咖的知名度提升,這裡已然成為網紅打卡點,慕名而來的顧客越來越多。

毛岙村黨支部書記方國君介紹,在這些新興業態的帶動下,村民自辦的農家樂生意也越來越火熱。如今,村裡正努力推進漂流、親子沙灘等休閑娛樂項目的落地,全力招引有新媒體運營能力的青年人回村創業。

慈城鎮相關負責人介紹,慈城鎮從整片聯合運營的思路出發,引入鄉村運營團隊,在雲湖、姚江兩個片區啟動共富行動。立足各片區歷史文化和特色農業產業優勢,大力發展鄉村旅游、休閑農業等產業,打造片區特色IP和生活場景,實現以強帶弱、抱團發展。2024年以來,慈城鎮招引了14個鄉村特色文旅項目,推出9條精品游線,舉辦了“楊梅音樂嘉年華”“雲湖毅行”等大型活動,實現片區旅游人數和旅游收入分別同比增長56.56%和15.55%。

匯聚人才,激發鄉村共富“動力源”

“鄉村人才資源,是鄉村振興的關鍵之一,更是打造‘經濟薄弱村消薄共富有效模式’的中堅力量。”慈城鎮相關負責人說。2024年,慈城鎮聘請民營企業家等擔任“輪值村主任”,持續引導創新型人才、新農人、企業家走進鄉村,激發共同富裕“新動能”。

寧波十大古村之一的半浦村,擁有800多年歷史,古韻盎然。2023年,陳先權走進半浦村,以藝術鄉建賦能鄉村振興,與村民一起創新村內業態,將村裡的老房子、老物件“煥新”。

2024年,陳先權將村裡一處堆滿雜物的苗圃園打造成“浦溯茶咖”,將村民送來的各種老物件精心改造,陶缸做成生態魚缸、三盞煤油燈打造迎客區、老門板變成桌子,配以自己創作的字畫,讓游客在老物件打造的舊時光中享受新生活。

“浦溯茶咖”。慈城鎮供圖

“浦溯茶咖”。慈城鎮供圖

10月起,陳先權幫著村民在茶咖內代銷土雞蛋,將村民家的年糕、大米、灰汁團等打造成伴手禮推薦給客人。目前,他已幫村民代銷了200多籃雞蛋、100多盒年糕、70多斤鴨蛋等,帶動農戶增收超過1萬元。

在“浦溯茶咖”不遠處,七彩姚江黨群服務中心也煥然一新。半浦村黨支部書記陳卡男介紹,2024年,半浦村創新“政府引導+新農人創業+經營性增收”模式,打造七彩姚江黨群服務中心,招引新農人機構,集聚書吧、咖啡館、文創等休閑業態,“預計每年為半浦村村集體帶來經營性收入約5.5萬元。”

相關負責人表示,慈城鎮將繼續積極探索、開拓創新,不斷優化完善現有模式,持續匯聚更多資源與青年人才,讓鄉村振興的步伐邁得更穩、更快。(張子琪、金賢芳、翁昕晨、戚丹鋒)

(責編:葉賓得、康夢琦)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