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原創

浙江龍泉:小竹木的百億布局

方彭依夢
2025年01月02日10:33 | 來源:人民網-浙江頻道
小字號

綠,是浙江龍泉的底色,更是其發展竹木產業的底氣。

享有“中國特色竹鄉”美譽的龍泉,竹業發展歷史悠久、基礎良好,全市共有林地393.64萬畝,排名浙江第二,其中竹林61萬畝,總立竹量9600萬株。2023年,龍泉市竹木全產業鏈產值達67億元,帶動就業3萬余人。

作為龍泉的傳統支柱產業以及當地的富民產業,近年來,龍泉竹木產業發展陷入瓶頸,在通往綠色發展、高價值鏈的轉型之路上面臨重重挑戰。如何破舊立新、轉型升級、向新而生?龍泉市立足竹木資源優勢,積極搶抓“以竹代塑”歷史機遇,著力打好轉型升級系列“組合拳”,致力打造百億級產業集群,加快構建現代產業體系。

綜合整治,綠色崛起

最近,龍泉市龍康木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龍康木業”)總經理劉德偉正在石達石智能制造園的新廠房裡忙碌著。“年底前我們還有4個櫃要交貨,最近都在忙著趕訂單!”劉德偉興奮地說,“自從搬進了園區,手裡的訂單源源不斷。”

龍泉市龍康木業有限公司的新廠房內,工人們正有條不紊地生產木制寵物用品。人民網 方彭依夢攝

龍康木業的新廠房內,工人們正有條不紊地生產木制寵物用品。人民網 方彭依夢攝

龍康木業是一家從事木制寵物用品生產和銷售的企業,原先在龍泉市西街街道租賃了2700平方米的廠房。“那時候的廠房是鐵皮搭的,遇到刮風下雨,漏水嚴重,還有倒塌的風險。廠房靠山,進出貨也很不方便。”劉德偉回憶道,“不僅怕雨天,天氣干燥也擔心著火。”

此類情況,並非個例。龍泉市竹木產業轉型升級專班負責人余海清告訴人民網浙江頻道,多年來,龍泉竹木產業發展仍以傳統粗放模式為主,大多竹木企業(個體戶)是一些“低小散”企業,管理不規范,存在違法用地、違法建設及安全生產、消防隱患等問題。

“‘低小散’的存在也導致了竹木產業集聚規模小、產業層次較低,產品同質化、低端競爭、附加值低等問題。”余海清介紹。

2024年5月以來,龍泉市啟動新一輪竹木“低小散”企業轉型發展工作,錨定“園區外無‘低小散’企業”,整合優化產業園、小微園空間布局,配套出台支持政策、分批分類推進轉型發展,科學布局竹材初加工點、鋸板中心……轉型發展的“新解法”蔓延到竹木產業鏈前中后端,為產業發展騰出了新空間。

為有效破解轉型升級困局,2024年,龍泉大力推進竹木產業綜合整治提升攻堅行動。據統計,攻堅行動開啟以來,共拆除鋸板加工點5.01萬平方米,拆除率100%﹔拆除竹木企業(個體戶)“兩違”建筑16.6萬平方米,拆除率達89.12%。

此外,按照“引導入園一批、整合轉型一批、關停淘汰一批”原則,龍泉從用地、安全、環保等方面甄別企業類型,並綜合考慮企業發展訴求、合法因素等,制定“一企一策”,分類分批推進整合轉型。

“我們出台了企業入園扶持政策,通過‘競爭性入園+個性化扶持’,最大力度引導企業集中入園。”龍泉市林業局副局長張志勇介紹,2024年5月以來,累計引導“低小散”企業(個體戶)轉型提升161家、停業轉行143家。

龍康木業正是首批入園的企業。在其帶動下,同片區有5家分別從事木玩、廚具、按摩器的木制品企業也陸續入駐園區。“新廠房按照園區標准建設,面積比原來的擴大了一倍,環境也更好。我還計劃做一個樣品展示廳。”劉德偉說。

龍康木業的新廠房規范標准。人民網 方彭依夢攝

龍康木業的新廠房規范標准。人民網 方彭依夢攝

龍康木業以外貿為主,之前每次有外貿公司來驗廠,劉德偉都沒啥底氣。現在廠房更規范了,生產也更有序了,外貿公司對企業另眼相看。“前段時間他們過來驗廠,看完后直接告訴我,明年要增加訂單。”劉德偉表示,“2024年企業產值預計能達到1500萬元,2025年我們繼續鼓足干勁,爭取盡快達標上規!”

據統計,2024年1月至10月,龍泉竹木產業規上工業產值達15.4億元,同比增長21.5%。“在大拆大改的情況下,依舊完成了這種規上增加值,說明龍泉的竹木產業正在向好的方向發展。”張志勇表示,要去腐存精,讓規上企業擁有更好的發展空間。

人民網浙江頻道了解到,近日,《龍泉市竹木“低小散”企業拆后土地利用引導方案》制定,這為該市竹木產業轉型發展又騰出了千畝新空間。

外引內育,聚鏈成群

近日,來到位於龍泉經濟開發區芳野區塊的龍泉市大川家居用品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大川家居”),隻見廠區門口停著好幾輛集裝箱大貨車,工作人員正在操作叉車從倉庫往外運貨,也有工作人員在集裝箱上理貨。

“光這一車就裝了80多立方米的貨,都是我們生產的竹制家具用品。”企業負責人曾貴貴介紹。

為激活竹木產業發展新動能,近年來,龍泉緊盯竹木制品精深加工領域開展項目招引,大川家居就是其中之一。

大川家居的生產車間內,工人正忙著生產趕訂單。人民網 方彭依夢攝

大川家居的生產車間內,工人正忙著生產趕訂單。人民網 方彭依夢攝

大川家居是一家專注於竹制品家具銷售的電商企業,線上直接連接消費者進行家居銷售。作為電商小家具類的頭部企業,2023年底,企業通過招商引資來到龍泉。

“2024年,線上銷售形勢不錯,我們想投資建廠自己生產。”曾貴貴表示,企業看中的是龍泉的竹木資源和產業鏈配套優勢。

了解到企業發展訴求后,龍泉市相關部門及時牽線搭橋,以“騰籠換鳥”的方式,讓大川家居騰換接盤了低效企業。這樣既解決了大川家居的用地問題,又盤活了開發區內低效用地。

“原來的廠房和設備可以直接用,時間上比新建廠房要快很多,也節省了成本。我們在擴展改造的同時,新增了一條竹木加工生產線,預計2024年產值可達5000萬元,同比增長250%。”曾貴貴表示,有了生產基地,企業也更有底氣去做原創產品。

曾貴貴的手機裡有一個新品研發的工作群,企業研發團隊的工作人員幾乎每天都會在群裡更新樣品。“這款是他們剛剛發在群裡的鞋櫃新品,群裡所有人看了沒意見,就會安排生產。”曾貴貴說,“以前做電商,都是別的廠家拿貨賣。現在自己生產,在保障產品質量的同時,也切實提升了企業的自主創新能力和市場競爭力。”

2024年,大川家居自主研發的異形置物架走俏市場成為爆款。“樣式獨特、層數可調節是這款產品的亮點。層數多可以做鞋架,層數低可以做杯架。”曾貴貴介紹,這款異形置物架日均銷量超5000件。

此外,該企業十分注重科技創新。2024年以來,通過加大智能化生產設備的投入,加快技術革新和產品種類更新,該企業實現產能品質雙提升。

走進大川家居的生產車間,機器轟鳴,一台台智能化機械設備一字排開,工人們忙著將機器吐出的還帶著熱氣的竹板材一張張碼放整齊。

“這是我們投入的3D打印設備,工作人員隻需要在電腦端上傳預先設計好的產品圖紙,生產車間的數控機床就會根據圖紙進行竹板材切割,完成產品打樣。”曾貴貴表示,智能化生產極大提升了企業的生產效率,也進一步節約了人力成本。

竹制品打磨是竹制品制作過程中的一個重要環節。人民網 方彭依夢攝

打磨是竹制品制作過程中的一個重要環節。人民網 方彭依夢攝

龍泉市林業改革和產業發展中心副主任黃海泳告訴人民網浙江頻道,曾經,龍泉竹木產業的市場佔有率依靠低端產品,眼下,推動竹木產業向智能化綠色化高端化轉變,是龍泉竹木產業轉型發展的必然選擇。“希望通過招引類似大川家居這樣的龍頭企業,借助其市場渠道和銷售能力帶動龍泉竹木產業向上升級。”黃海泳說。

據統計,2022年以來,龍泉累計招引龍頭企業項目17個、億元以上項目3個。同時,龍泉大力推進“機器換人”“數字車間”示范企業建設,引導竹木企業加大產品開發、技術革新、設備升級力度。2023年以來,累計實施竹木產業技改項目45個,完成技改投資5426萬元,年均增長73.5%。

打響品牌,拓展市場

2024年12月中旬,見到龍泉市竹木行業協會會長李能福時,78歲高齡的他依然在為FSC國際森林管理認証的事奔波著。

“我剛從村裡回來,過幾天,國內專家會過來預審,檢查我們的資料和相關手續,然后到村裡對村民進行訪談,最終進行評判。這次認証涉及8個鄉鎮、92個行政村,工作量比較大。有些細節我不放心,得和村民們當面交代清楚。”李能福說。

FSC國際森林管理認証是針對森林經營單位,由獨立的第三方FSC森林認証機構根據所制定的森林經營標准,按照公認的原則和標准,對森林經營績效進行審核,以証明其達到可持續經營的要求的過程。

“可以把它理解為竹木產品進入國際市場的‘通行証’,特別是在一些發達國家,隻有貼上FSC森林認証標簽的竹木產品才能進入他們的市場。龍泉竹木外貿企業多,大家對這項認証的需求非常迫切。”李能福介紹。

龍泉擁有豐富的竹木資源。龍泉市委宣傳部供圖

龍泉擁有豐富的竹木資源。龍泉市委宣傳部供圖

為進一步提高龍泉竹產品的國際話語權,近年來,龍泉以竹木行業協會為主體,率先開展FSC國際森林管理認証、“碳足跡”認証等工作。截至目前,龍泉市共完成FSC國際森林管理認証39.9萬畝,每年促進林農增收1900萬元。

“之前的39.9萬畝是針對毛竹林做的認証,2024年,我們在此基礎上擴項,計劃完成27.7萬畝的杉木林、闊葉林認証。”李能福說,“國內專家預審通過后,月底,國際檢驗集團會派代表過來進行終審,順利通過后,最快春節前,我們就能收到認証証書。”

對本次審核結果,劉德偉也充滿期待。“我們主要做的是外貿,這次取得FSC國際森林認証后,龍泉本土的木材就能代替進口木材,在為我們節省大筆產品生產成本的同時,也能讓我們的產品貼上‘綠色通行証’漂洋過海,獲得更多國際認可。”劉德偉說。

此外,為了進一步打響竹木品牌、強化市場拓展,近年來,龍泉積極打造了“龍尚竹”區域公用品牌,以龍泉市林業發展有限公司為實施主體,建設竹木產業創新服務中心,提供竹木展銷、電商營銷、物流倉儲、品牌運營等多業態服務,搶佔“以竹代塑”新賽道。據統計,2024年以來,龍泉竹木電商銷售額達26億元,產品遠銷歐美、東南亞等50多個國家和地區。

在竹木產業創新服務中心的樣品展廳,一件竹纖維餐盤十分吸睛。它看上去和普通瓷盤沒什麼兩樣,實際上是將竹片粉碎成竹粉,添加一定量的助劑后混合攪拌,再熱壓成型的。

竹纖維餐具。龍泉市委宣傳部供圖

竹纖維餐具。龍泉市委宣傳部供圖

“隨著人們環保意識的增強和消費習慣的升級,更多人願意選擇竹制產品。”龍泉市林業發展有限公司負責人吳欣儀表示,為了提高產品競爭力,公司注重產品創新,通過舉辦相關賽事和校企合作的形式,合力研發更新“以竹代塑”優質產品,不斷拓展海內外市場。

(責編:方彭依夢、康夢琦)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