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駐村指導隊 共富智囊團

紹興柯橋推動人才組團駐村助農增收

苗麗娜、金燕翔
2025年01月24日09:13 | 來源:浙江日報
小字號

  春節即將來臨,紹興市柯橋區安昌古鎮年味漸濃,毗鄰景區的安華村也迎來了臘腸銷售旺季。“我們村臘腸年銷售額近百萬元。如今交給第三方運營,可馬虎不得!”迎著冬夜寒風,駐村指導員繆潔芳叫上市場監管、文旅等條線的駐村人員,前往詩野研學樂園進行民情夜訪。“通過水上游線從安昌古鎮吸引人流的方案,也正好討論下。”一行人在田埂上邊走邊討論。

  以安昌臘腸為代表的醬制品是柯橋區特色農產品。為助推產業規模化、標准化、品牌化發展,柯橋區專門成立“安昌醬制品品牌服務指導站”,發動各類人才走村入企答疑解惑。在這些“智囊團”的助力下,“安昌醬貨”已形成集種植養殖、生產、檢測、銷售、物流、文旅等於一體的全產業鏈,年產值達5.6億元。

  組團駐村、精准賦能,這樣的場景正在柯橋區不斷上演。2024年起,柯橋區以村為單位組建駐村指導團隊,著力推動科技特派員、基層站所人員、公安駐村民警、金融指導員等人才力量由單打獨斗向抱團協作轉變。柯橋區委組織部相關負責人表示:“通過優勢互補,眼下這支隊伍正帶動更全面的發展要素向鄉村集聚,推動生產加工、鄉村旅游、休閑露營、電商直播等多種業態在鄉村一體發展,聚力打造以工坊為樞紐的共富帶共富群。”

  擁有2500多年養蘭種蘭歷史的漓渚鎮,蘭花相關從業人員達5000余人。但因為農戶協作能力弱、專業人才支持不足等問題,一直無法實現蘭花產業全鏈條增值和品牌化發展轉型。“比如這兩年,很多蘭農都在嘗試直播賣貨。但單個農場銷售量少,既無法享受物流公司優惠政策,也很難招收到專業直播人才。”漓渚鎮國蘭家庭農場負責人童水標表示。

  組建駐村指導團隊后,這一情況得到有效改善。“我們成立了蘭花產業鏈聯合黨委,下設生產、銷售、研發、文化四大鏈條。每個鏈條都有具備一技之長的駐村指導員,同步吸收駐村力量、龍頭企業、專業人才成為鏈主、鏈長和駐鏈服務員,日常分散收集需求,定期會商解決發展難題。”漓渚鎮黨委委員馬弘濟表示,“前不久,生產鏈和銷售鏈代表全體蘭農與快遞公司洽談,讓每單運費下降了近4元。”

  稽東鎮地處水源保護區,招商引資不易。駐村指導團隊成立后,農創客、金融機構等社會力量相繼受邀前來考察,很快挖掘出天然土菜IP。憑借不用農藥、不施化肥的優勢,2024年“稽東一桌土菜”項目銷售蔬菜十多萬斤,232名簽約農戶覆蓋該鎮15個行政村,人均年增收1.3萬元。

  蘭亭街道裡木柵村則在駐村指導團的幫助下,將年久失修的老茶廠改造成農業產業園,並暢通了蘭亭及周邊鎮街的土特產銷售網絡,其生態酵素米已遠銷國外。“老茶廠變成‘聚寶盆’,我們每年都有分紅,小日子真是越來越富。”村民王錦友說。

  組團駐村的故事還在延續。目前,柯橋區已累計選派20批6400余名機關、企事業單位黨員干部下沉村社一線,助力全區實現了以“一片葉子(日鑄茶)、三棵搖錢樹(香榧、紅豆杉、楊梅)、五朵金花(蘭花、菊花、梅花、桂花、荷花)”為代表的“135”特色農產品矩陣,基本消除年經營性收入120萬元以下的集體經濟相對薄弱村。

(責編:葉賓得、王麗瑋)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