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江南小鎮,聆聽時代腳步(新語)

今年春節,筆者回到了闊別已久的故鄉——浙江樂清市南岳鎮。這座江南鄉鎮,承載著無數的兒時記憶,也寄托著對鄉土文化的深厚情感。漫步街巷,既陌生又熟悉。隨著中國式現代化的推進,這座小鎮正悄然發生變化,既保留了傳統的江南韻味,又煥發出新的生機活力。
許多久遠的文化元素正在回歸。舊宅、老校舍、戲台等老建筑,經過精心整修與適度改造而重煥光彩。修葺古道、搭建亭廊、保留鐫刻著歷史印記的小徑,當地政府的一系列舉措,不僅豐富了村民的休閑場景,也拓展了人們感受文化氛圍的空間,讓“鄉愁”更好走進日常生活。可以說,對鄉土歷史遺跡的保護,是對鄉村文化脈絡的維系與重構,在滿足了人們追溯文化根脈願望的同時,也讓鄉村的價值得到了新的認可。
小鎮人氣更勝昔年,煙火氣愈發濃郁。也不只是春節,一些人選擇從城市重返鄉鎮,已成為一種新的社會現象,有的享受歲月靜好,有的開啟新的事業。選擇回歸的原因雖然各不相同,但都包含了對傳統人文價值、鄉村山水和生活方式的共同向往。人口回流現象的背后,折射出鄉鎮正在發生的深刻變化。
天然氣管道、休閑廣場等設施一應俱全﹔成排的自建房,掩映在綠樹中,品質風格毫不遜色於城市的高樓大廈﹔許多小微企業遷入鄉鎮,激活發展新動力﹔農民學會線上直播,推銷起自家農產品……如今的小鎮,日益“新潮”。越來越綠的環境、越來越便捷的交通網絡、越來越豐富的發展路徑,彰顯了鄉村全面振興的勃勃生機。
一個江南小鎮的發展極具啟發意義。它受益於現代化不斷推進的成果與紅利,也積極反哺著現代化的前進與發展。更重要的是,鄉鎮的發展在努力保持傳統、不失鄉土本色的同時,又積極擁抱變革、與時代發展同頻共振,在變與不變中,尋找到平衡與和諧。這種以人為中心、將歷史文化與現代文明融合共生的模式,正是江南小鎮的魅力所在,也能讓人從一個小小窗口管窺中國式現代化道路內在的蓬勃生命力。
(作者單位:中宣部宣教局)
《 人民日報 》( 2025年02月20日 14 版)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