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串串門”打造熟人社區
台州路橋路北:讓“陌鄰”變“睦鄰”

“串串門”,字面意思是指到鄰居、朋友、親戚家坐坐,聊聊天。在台州市路橋區路北街道路東社區,“串串門”有了更具象化的體現:周一至周五,社區工作者帶領網格員每天下小區至少2小時,與居民、物業、業委會成員拉家常問需求,送服務解難題。
在串門中,社區工作者發現轄區80后、90后的居民對於托育服務需求強烈,於是探索以陣地換服務的方式,在黨群服務中心打造了社區嵌入式托育園,由“小鶴培”社會組織進行運營。因場地免租,入托價格為市場價格的6折左右。“我們夫妻工作忙,孩子沒時間帶,想找托育機構,又不知道選哪個好,現在有社區托育園,又近又安心,真的很不錯!”社區居民王捷說。
路東社區下轄11個小區,常住人口8000多人,是典型的“村改居”社區,群眾訴求多、治理壓力大。面對城鄉融合發展新考題,路北街道堅持黨建引領,積極開展“串串門”行動,探索打造現代“熟人社會”,有效提升了社區治理服務效能。
“串串門”增強了社區內部的聯系和互動,挖掘出一批“達人”,退休教師葉蓮珍就是其中之一。葉老師是社區鄰裡合唱團“團長”,人脈廣、有號召力,還很關心公益事業。2024年,她受邀加入路東相親館,成為一名“愛心紅娘”。她的加入,讓相親館“活”了起來,目前常駐愛心紅娘3人,社區未婚男女資源庫在冊有300余人。有一對新人還向社區公益賬戶捐款,通過設立“社區有愛基金”,把“愛”傳遞給更多需要幫助的人。
發掘有熱情、有能力的能人,幫助街坊鄰居解決身邊事,讓鄰裡之間由陌生變熟悉﹔將街巷、涼亭等作為議事新平台,鄰裡共解急難事﹔聚焦居民需求,開展豐富多彩的志願服務活動,讓鄰裡情更濃……開展“串串門”行動以來,路東社區打造了“機關合伙人”“商企合伙人”“物業合伙人”“自治合伙人”四種社區合伙人共建模式,簽約合伙人37家,串聯合伙人開展大型活動3場、常態居民互動活動40多場,參與居民1000多人。
“我們將探索更多創新的社區治理新路徑,不斷拓展社區服務領域,讓居民之間親情更濃,歸屬感更強,進而激發基層治理的內生動力。”路北街道黨工委書記羅威表示。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