紹興柯橋新茶即將開採 跟著游線尋茶探春

春天的腳步悄然而至,紹興這座歷史悠久的江南水鄉又迎來了一年的茶事盛景。日前,在柯橋區蘭亭街道木柵茶葉基地裡,採茶工們背著茶簍,採摘“嘉茗一號”(俗稱“烏牛早”)茶葉,准備制作今年第一鍋龍井新茶。這是柯橋區首塊正式開採的茶園,標志著2025年新茶開始上市。
據悉,“平水日鑄”地理標志春茶將於3月17日前后開採。基地負責人呂遠介紹,今年氣溫適宜,茶樹越冬期積溫充足,茶芽萌發整齊度優於往年,預計茶葉品質將較往年更佳。目前,各茶園已做好開採准備,採茶工們整裝待發,隻待春日暖陽催動茶芽。
“平水日鑄”茶作為浙江綠茶“金名片”,始於唐宋,盛於明清,陸游“日鑄焙香懷舊隱”的詩句印証著其深厚底蘊。該茶以早春一芽一葉為材,經“炒、揉、拍、壓”,形成卷曲似花蕾、金毫隱現的獨特形態。沖泡后湯色黃綠明亮,栗香持久,滋味鮮醇回甘,曾獲中國國際茶葉博覽會金獎等多項殊榮,現已成為國家農產品地理標志保護產品。“平水日鑄”茶中心產區位於會稽山腹地,年均氣溫16.4℃,雲霧天數超200天,獨特的砂壤土與生態栽培模式造就其“色綠、香郁、味甘、形美”四絕品質。2023年全區茶產業綜合產值突破12億元,帶動3萬余戶茶農增收。
為了讓更多人深入體驗茶文化的魅力,柯橋區還打造了“茶旅尋香”主題游線,將茶文化與生態旅游深度融合,邀市民游客循著茶香探訪越地春光,解鎖柯橋的春茶美學。
第一站:鎖泗橋
鎖泗橋是此次茶旅線路的起點,也是日鑄嶺的起點。這座古橋見証了柯橋茶文化的源遠流長,橋下溪水潺潺,仿佛在訴說日鑄茶的千年故事。從這裡出發,游客將正式開啟一段茶香四溢的旅程。
第二站:日鑄嶺
日鑄嶺因越國時期歐冶子在一日內鑄成青銅劍而得名。這條全長2000多米的古道,東南陡峭,西北平緩,曾是浙東“唐詩之路”的重要節點。作為古代茶葉、竹筍、山貨的運輸通道,日鑄嶺不僅是商貿要道,更是文人墨客品鑒山水、留下詩篇的文化之路。漫步其間,仿佛能聽見歷史的回響。
第三站:御茶灣
御茶灣位於日鑄嶺區域,這裡雲霧繚繞,溪水潺潺,空氣清新。在古代,這裡是專供皇室採制御茶的地方。如今,御茶灣建起了茶亭,種植了多個茶樹良種,精心培育的日鑄茶延續了千年貢茶的輝煌,開啟了新的歷史篇章。
第四站:王化茶村
王化村四面環山,物產豐富,尤以茶葉聞名。平水珠茶和日鑄茶的非遺制作技藝在此傳承悠久,村裡走出了一代代享譽海內外的茶商。村內人文底蘊深厚,日鑄寺、大舜廟、新瑞興台門等歷史建筑星羅棋布,為茶村增添了濃厚的文化氣息。
第五站:玉龍茶業
玉龍茶業是一家集種植、加工、銷售、研發和文化推廣於一體的現代農業龍頭企業。園區內設有茶文化展示中心、茶藝培訓中心等,主打日鑄茶和越紅工夫紅茶,還研發了多種花草水果茶,深受年輕人喜愛。這裡是了解現代茶產業發展的絕佳窗口。
第六站:越茶博物館
越茶博物館是浙江省“四星級”鄉村博物館,擁有500余件藏品,通過傳統與多媒體技術相結合的方式,生動展示了越茶的歷史、產業、風俗和文化。館內還設有日鑄茶包裝車間、審評室等功能區,是一處集展覽、培訓、體驗於一體的高品質茶文化平台。
第七站:平水日鑄茶業園
作為“平水日鑄”茶的主要生產基地,茶業園四周群山環繞,青峰滴翠。茶園附近設有騎行綠道,游客可迎著茶香自由騎行。園旁的千年古剎平陽寺與茶園相映成趣,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渾然一體,被譽為柯橋南部山區農業生態旅游的“綠色明珠”。
春山可望,茶香待客。這個三月,不妨走進柯橋的綠水青山,在千年貢茶的芬芳中,品味江南春天的第一口鮮醇。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