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輸成本僅空運的四分之一
杭州首票“TIR+跨境電商”貨物順利發運

3月13日,一批戶外用品、首飾等共計上萬件跨境電商商品以跨境電商9610清單模式報關,經錢江海關監管后,搭乘國際公路運輸公約(TIR)運輸車輛從杭州綜合保稅區啟程,經阿拉山口口岸出口莫斯科。
這是杭州首批“TIR+跨境電商”模式出口貨物,是杭州跨境電商綜試區“跨境電商新業態”與“TIR運輸模式”相結合的首次探索,標志著錢塘跨境電商出口擁有了一條新通道。
TIR即《國際公路運輸公約》,TIR系統是建立在聯合國公約基礎上的國際跨境貨物運輸領域的全球性海關便利通關系統,具有通關手續便捷、運輸周轉速度快、機動靈活、可實現“門到門”運輸、相對性價比較高等特點。目前TIR在全球有77個締約國,其中不少是共建“一帶一路”國家,我國於2016年7月正式加入TIR。TIR能夠實現“門到門”運輸,全程無需倒裝和卸貨,沿途海關無特殊情況無須對貨物進行開箱檢查,運輸成本約是空運的四分之一,一萬公裡的跨境公路運輸時長可縮短至10天左右。
杭州跨境電商綜試區下沙園區是跨境電商“買全球、賣全球”的全球中心倉,電子產品、家居用品、服裝和戶外用品等深受俄羅斯市場青睞。“以前跨境電商出口俄羅斯,主要通過空運、海運、鐵路等方式。相較於航空、鐵路運輸,TIR國際公路運輸具備對基礎設施依賴小、機動靈活、裝卸方便等特點,非常適合跨境電商小包裹出口。”優拉(杭州)國際供應鏈有限公司關務經理柯建強說。
為保障首批“TIR+跨境電商”模式出口貨物順利通關,錢江海關駐下沙辦事處和杭州綜合保稅區提前對接企業需求,設置專窗聯絡,全流程跟進指導企業業務開展,現場快速辦理系統審批、証書簽注和車體施封等工作,並建立“口岸+屬地”海關協調機制,主動對接出境地口岸海關,動態跟蹤車輛到達口岸時間,確保TIR車輛順利出境通關。
此次杭州首票“TIR+跨境電商”貨物的順利啟程,為錢塘跨境電商企業提供了新的物流解決方案,將進一步推動錢塘跨境電商產業的發展。接下來,錢江海關駐下沙辦事處和杭州綜合保稅區管理辦公室將跟進首批貨物通關情況,持續優化口岸營商環境,促進TIR國際公路運輸與中歐班列、海運、空運等現有運輸模式實現資源互補,助力更多跨境電商商品通過不同貿易方式、不同運輸方式積極拓展海外市場。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