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古樹名木保護條例》3月15日起施行

杭州創新守護“綠色記憶” 留住“綠色鄉愁”

熊艷、范麗琨
2025年03月15日09:18 | 來源:杭州日報
小字號

  3月15日起,《古樹名木保護條例》(以下簡稱《條例》)正式施行,標志著我國古樹名木保護工作邁入法治化新階段。

  杭州古樹名木資源豐富,截至2023年底,全市共有古樹名木約2.9萬株,其中城區范圍內的城市古樹名木就有1242株。近年來,杭州聚焦古樹名木保護重點工作,以創新實踐守護著這份“綠色記憶”,取得不俗成績,走在全國前列:2024年全國古樹名木保護科普宣傳周活動在杭州舉行,向全國展示了杭州古樹名木保護的風採﹔《杭州城市古樹名木智慧化管理實踐》入選2024年度第一批浙江省住房城鄉建設系統改革典型案例。

  早在2022年杭州就審議通過了《杭州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加強古樹名木保護工作的決定》,明確了屬地責任,設立了保護標志,劃定了保護范圍,並建立了古樹名木數字化檔案﹔2024年《杭州市城市古樹名木保護管理辦法》正式實施,該辦法特別將樹齡已滿八十年但未滿一百年的古樹后續資源納入保護范圍。

  在細節管理上下足功夫。杭州市園文局從土壤檢測與改良、排水與灌溉、樹洞保護、雷電保護等多個角度出發,編制完成了《杭州市城市古樹名木日常養護管理技術導則(試行)》並於2023年實施﹔2024年8月制定發布全省首個《關於加強全市文物保護單位內城市古樹名木保護的行動計劃》,協同做好全市文物保護單位內城市古樹名木的全面保護和科學管護。值得一提的是,杭州還首次為一棵古樹提起了民事公益訴訟,由被告賠付的生態資源損害損失費全部用於古樹復壯,為古樹名木撐起了司法保護傘。

  在古樹保護與復壯方面,杭州將其視為“重中之重”。以雲棲竹徑古樹文化公園為例,市園文局對120棵古樹名木開展拉網式調查,制定“一樹一方案”復壯方案。數據顯示,2020年至2024年,全市累計投入資金900余萬元,共完成古樹名木保護復壯207株﹔杭州還積極分享經驗,從2020年開始連續舉辦了四屆長三角古樹名木保護大會﹔2024年杭州市圓滿承辦了全國古樹名木保護科普宣傳周分會場活動,以多項古樹名木保護特色科普活動獲得國內外專家學者以及市民游客的點贊。

  “數字化”也廣泛應用於保護管理。近年來,杭州持續開展古樹名木普查與新增認定工作,並全面掌握、完善古樹名木登記電子建檔﹔在巡查體系構建上,推出“古樹智檢”巡查養護作業系統,實現“樹樹有檔案、棵棵有人管”。此外,還推廣物聯網監管,引進物聯網保護技術,構建白蟻自動化監測、地下含水率和土溫監測預警控制系統。

  在杭州,保護古樹名木已成為全社會共識。杭州先后推出十條特色城市古樹名木CityWalk線路,受到市民喜愛﹔古樹名木公益研學活動面向兒童講解古樹名木保護知識,在孩子心中播下美好種子。此外,杭州還在雲棲竹徑楓香古樹文化公園連續舉辦兩屆古樹名木主題展,推出保護小程序“綠色家園”,開展螞蟻森林“古樹保護”和“古樹醫生杭州專場”活動……聚集全社會力量共同守護“綠色鄉愁”。

(責編:孫鵬、王麗瑋)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